熹妃回宫,钦天监道是危月燕冲月。
胤禛正疑惑,又听钦天监喜气洋洋道:
“大事已解,不知皇宫东面住着哪位贵人,正是紫气环绕,解除了危月燕的煞气啊!”
住着东面的,又符合钦天监提出的其他条件的,唯有怀宁一人。
被钦天监批命:此造纯阳,龙生凤体,庚金日主,性情刚烈,天月二德,临官二禄,国印当权,华盖护身。
这样的话一说出来,胤禛心里有些不自在了。
龙生凤体,顾名思义。莫非以后,还会出现一位爱新觉罗家的武则天吗?
甄嬛却娇笑着解了围。
“公主不愧是龙子皇孙,又是皇后娘娘嫡出,可不是龙生凤体,龙子从凤体而出么?公主身份尊贵,这样的说法,也是应该的。”
胤禛这才放下怀疑。
甄嬛回宫,产下龙凤胎,晋封为贵妃。
胤禛对她的信任几乎达到了顶峰。
龙凤胎越长越大,甄嬛也日渐受宠,地位崇高,人人巴结,隐隐有超越宜修之势。
然而入秋的某一天,胤禛突然病了。
后宫众人皆去侍疾,甄嬛、叶澜依、沈眉庄、安陵容,乃至于宜修,都前去照料。
可这场病却来势汹汹。
胤禛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了。
这么多年,他始终忌讳如同从前九子夺嫡的事情发生,迟迟不肯立太子。
甄嬛前去侍疾,胤禛气喘吁吁,挣扎着告诉她:
“朕属意咱们的弘曕为储君,嬛嬛,你意下如何?”
甄嬛静默了一会儿,道:“皇上,大阿哥既嫡且长,弘瞻不过黄口小儿,才干不显,如何做储君呢?”
甄嬛的话是不无道理的。
但胤禛眼睁睁看着自己日渐衰弱,而自己的长子却身强体壮、如日中天,这种几乎要将他淹没的、对生老病死的恐惧,令他对长子产生了无尽的厌恶。
他下意识回避这个问题,只是强调着:
“圣祖当日登基不过八岁,弘瞻自然可以。”
甄嬛几乎要笑了。
她一回宫,就将消息传递给了宜修。
宜修听了线人的传话,面无表情。
在这个男人心里,自己母子三人从来都无关紧要。
既然如此。就别怪她心狠手辣了。
胤禛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甚至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
那一日,阳光正好。
宜修进入了久违的养心殿,再次出来,她心平气和地宣布。
“皇上,驾崩了。”
紫禁城响起了丧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
弘晖登基了。
为了扫清登基路上的障碍,弘晖先登基为帝,册封宜修为母后皇太后,妹妹怀宁为皇太妹。
此举产生轩然大波。
人们讨论这件事,朝廷也屡屡有人进言,这样行事实在欠妥。
可弘晖并不在意这些反对之声。
诸多的反对,在怀宁出色的政绩后,也渐渐销声匿迹。
所有人都默认了弘晖看似胡闹的行为。
弘晖看大事已成,在某一日翩然从京城离去。
只留下一道要怀宁即位的诏书。
找不到皇帝,后宫里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宗室里也没有能比得上怀宁名正言顺的。
何况太后一力支持,还道唐朝武则天尚且能做皇帝,出身满族的正经嫡出皇太妹,如何做不得?
太后力排众议,怀宁自己也不是省油的灯。
那出自年家的虎狼之师一出来,人人都沉默了。
都是文人,谁敢真刀实枪地去拼一场?
怀宁顺利登基。
她登基后,兑现承诺,放归了甄嬛。
甄嬛过上了自己期望的日子。
沈眉庄和温实初,也算有情人终成眷属,被怀宁悄悄一起送出了宫。
安陵容、浣碧、敬妃、端妃等人,以太妃之位,荣养后宫。温仪、胧月、弘历等,都有自己贴心的养母,比起从前,后宫要温馨许多。
怀宁一辈子没有子女,她励精图治,给了天下一个海晏河清的盛世。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养子,出自爱新觉罗宗室的孩子。
她看着哭的伤心的养子,笑着闭上了眼。
这一世,她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天下人。
后来,史书这样写。
清女皇爱新觉罗·怀宁,自登基后开海禁,弃程朱理学,提高女子地位,鼓励生产,对外交流,发展科学,强调百家争鸣。
虽然最后爱新觉罗氏不再是皇室,世界变成了共和国制,但龙国成为世界强国,华夏文明也成为人人向往朝拜的古代圣迹文明。
桐月闭上眼睛,就听见系统的结算声:
“宿主桐月,在甄嬛传世界表现优异,改变一个世界线,评价等级为:优异。”
“奖励积分:一万。请宿主挑选剧本。”
桐月看着面前漂浮的三个剧本,挑中了中间的一个。
“世界挑选完成。选择世界:陈情令。”
“因宿主表现优异,奖励新世界人物身份、可自我设定外貌。”
“是否选择进入?”
捏脸,这个桐月感兴趣。
她看了一眼积分,上下滑动商城,自己最想要的那一件,现在的积分还远远没达到。
还得多做几个任务。
她不假思索:
“进入捏脸系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