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咸鱼宦海升职记 > 第9章 垩灰之用

第9章 垩灰之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公堂前,清冷的月辉倾洒而下,落在白衣男子身上,呈现出一种冷峻的美感。

柳如意上前一步,拍了那人肩膀,“你怎么过来了?”

此白衣男子正是谢韫,“晚上你走得匆忙,我想着你定是被案件所缠,恐你挨饿,遂给你打包了些吃食。”说着,两人偏向值庐处走去。

值庐不大,却是干净整洁。谢韫从食盒里拿出吃食,一一摆在了桌案上,“快吃吧。”

柳如意顺手接过已谢韫擦拭干净的筷子,边吃边问道,“胡榭此人人品如何?”

谢韫思索了会,“待人温润,但是……”

谢韫又顿了顿,好一会才开口,“工作上有时略显偏执极端。”

“偏执极端?”柳如意疑惑道。

谢韫点头“嗯”道,“上次,其同兵部右侍郎侯行在边镇粮饷上意见相左,因其冥顽不灵,固执己见,差点挨上侯行一拳……”

“作何解释?”柳如意追问道。

“因今年财政紧张,胡大人主张粮饷不变,同去年持平。而兵部右侍郎侯大人言,今年开岁,周边小国对大乾边境虎视眈眈,形势紧迫,需增加粮饷。实,侯行言之有理,而且其也向胡榭提出一可行之法,即缩减六部等日常用度开支,并将缩减下银子调配给边镇粮饷。虽是移动补西之策,却可解燃眉之急”,谢韫轻叹道,“但是,胡大人死活不答应,言明如是这般,必引得六部给事中愤然,动摇大乾根本。”

柳如意鄙夷道,“边境若是失守,还谈什么国运太平,孰轻孰重?数年科考,竟是多了堆迂腐文人,自视甚高,瞧不起武人粗鄙,要知道,大乾江山,是群武将打下的。如今的太平,亦是武人们用命守的……如今,只是缩减他们日常用度银两,就如此激动。”

柳如意越说越气愤,当初,也是这群咄咄逼人、自视清高的文人们逼得师父宋煜告老致仕。

景元二十八年,北凉、大乾于南城一战,两军对峙,守城大将许连竟丢盔弃甲,弃城而逃,致南城失守。

后许连不知所踪,系其曾于宋煜麾下,后亦是因宋煜举荐镇守南城,遂给六科事中纷纷弹劾,宋煜御下不力,识人不清,恐有投敌之嫌。

朝廷上下弹劾之声甚嚣尘上,宋煜见状,只得告老还家。虽,柳如意苦苦哀求,那些文人依旧充耳不闻。

宋煜致仕归家前日,天空似被撕裂了般,漫天漫地的雨水浇了整整一日。

翘檐下,柳如意立于堂前,看着屋外的瓢泼大雨,眼中已是盈盈泪光,声音沙哑道,“师傅,值得吗?”

宋煜摇了摇头,“定有能救大乾的能人!”

其实,大乾一开始也并非重文抑武。

相反,大乾以武开国,是开国皇帝子阳帝带着一批武将打下的江山。

开国之初,武将甚是威风,光正一品威武将军就封了十余人。那时,整个朝堂几乎全是武将天下。

盛极必衰,是自古的铁律。

极权掌握久了,难免会生出贪念。晚年时,年老的子阳帝开始忌惮这些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弟兄们。

遂乎,便有了锦州醉酒殴打案。其实,案件并不大,只不过是一醉酒武举人因冲突殴打一文举子。

子阳帝正愁如何削弱武将权利。此案一发生,正中下怀。遂其震怒,借平文人之愤,顺势废了武举。

于是乎,年年累积,到景行帝时,大乾已是沉疴痼疾,朝廷武官寥寥无几。边境来犯,朝中也无武将征战,只得求和。

经年累月,百姓徭役赋税严重,苦不堪言。

后景行帝也意识到朝中无武官弊端甚多,于是,起了重新重用武人的心思。

而朝中文官当朝,顾忌因此失势,便利用鸡毛蒜皮、子虚乌有之事,多次打击武将。

见柳如意紧握关节,脸色冰冷,谢韫从食盒里又拿出几个柳如意最爱的青枣,“会好的。前阵子,秋闱另增一成武举子入殿试。且,此次武举一甲进士直接于兵部供职,其余六成留京,四成去地方任职,足见陛下欲重用无人之心……”

柳如意叹气道,“或许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