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江湖未亡人 > 第39章 微君回忆1

第39章 微君回忆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你一点孤魂在何处?我万里奔波为何人?”

新登台的小戏子在唱《孟姜女》,虽然悲伤浮于表面,但颜色实在出众,难分雌雄。

“式之在看什么?”齐以风顺着师弟的眼光望去,“是个小戏子啊!嗓子倒不错,能看出几分天资来。”

式之不知想到了什么,片刻后半恍惚半回过神来。

这是他头一回下山,头一回听戏。他听出个大概意思,妻子许久见不得丈夫,于是四处找寻。

式之却想到自己,他从不曾见到父母,却不能四处寻找——师父曾说他父母在世,只是有特殊的原因不得相见,将来终有重逢之日。

“我也想去找我爹娘。”喃喃低语声若蚊蝇。

齐以风倒是听清了,却不准备问下去。

式之是源缪长老多年前出山会见友人后带回宗门的,彼时还只是个襁褓里的婴孩,长到四岁时被长老正式收为弟子。

门中有传闻式之便是长老那位友人的孩子,却不知为何如此狠心将稚龄幼童送出家门。

元一宗收徒向来严苛,似这等身世复杂之人,本不会收入门下,可诸位掌门长老竟也答应了源缪长老的请求。

式之是门中所有人看着长大的。

性子温和,常带笑容,看着就乖巧懂事。

等他开始练剑后,于剑道上的天赋着实惊讶了诸位师长,远超同辈,喜得掌门去给祖师多上了几炷香。

师兄弟也曾轮番打听式之的身世,只是式之总是沉默不语,后来师长们知道了,在门中下了禁令,不许谈论式之的出身,还给他取了“式之”的名字,渐渐的,连俗名也无人知晓。

式微,式微,胡不归?

源缪长老心疼弟子,当初他听好友语焉不详,似乎是家中夫人左了性子不喜这孩子,只好无奈送走。

源缪只以为这是妾室所生,才被主母忌惮,却盼他日后还能被父亲接回家中,一叙天伦之乐。

式之在元一宗慢慢长大,直到今日才看见山下的繁华。

“这戏班子背后问题可大了,也不知以后还能不能开下去。”

齐以风转移话题,看着台上咿咿呀呀唱念做打的伶人们,心中些许同情漫出,只是同他们的任务比起来,这些同情不值一提。

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言说朝廷中有奸臣勾结北方外族,将朝中信息卖到北方。

小道消息称外族最近又要同奸臣交易,北边送来了不少金银财宝,怕是比朝廷每年的岁贡还多。

这消息不知来路,却像一颗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了层层的涟漪。

凡是知晓此事的汉族人物都纷纷下场了,平素行事光明之人为的是家国大义,势要制止两方暗通款曲,最好拿到奸臣卖国求荣的证据,还朝堂一个清白;

而那些个国朝里的害群之马,虽守着不当汉奸的底线,可他们的重点却放在了传闻中堪比岁贡的财物上。

黑与白,明与暗,朝廷与外族,各方势力底色难辨,不知多少人在其中较量。

元一宗虽然封山,却并非完完全全与世隔绝,得此消息,当然是遣人下山为家国出一份力,这本就是义不容辞之事。

式之他们眼前这个戏班子,虽然规模不大,却是连接着卖国贼们的一根绳子。

那些个奸臣们同这戏班的幕后主人常有来往,乃是一丘之貉,内外传递消息时,还多亏了这走南闯北四处唱戏的戏班子。

阻拦外族细作的任务已有人去做了,刺杀奸臣的江湖人也多是无牵无挂、无门无派的孤胆英雄。

这一根捆在家国上的粗藤上还有无数的蚂蚱。

式之他们这一伙十来个人便是来料理这一群蛀虫的。

台上这些个唱戏的多是苦命人,大概率并不知道他们老板干得什么勾当。

为国为民必须铲除那些个隐藏在幕后的汉奸,虽不会伤害这些无辜之人。可没了幕后人,戏班子怕是撑不下去要散掉,却不知这些个戏子该怎么活。

白日里台上的戏一出接一出的唱,戏腔婉转动听,锣鼓弦琴从华灯初上响到灯火阑珊,直到最后一位客人离场。

戏楼里的唱词消失了,充斥着悉索而杂乱的声音,慢慢的,所有人的行头收好,逐渐进入睡梦。

却听得最里头屋子里一声尖叫打断了寂静,接着便是一声高喊,”杀人了!”

好似一把突然燃烧的火,烧得整个戏楼嘈杂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