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表妹门前是非多 > 第228章 第 228 章

第228章 第 22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薛善先生听得沈清晏,不免也叹息一二。“沈家丫头现在何处?”

刘颂道:“县主便在自己的庄子里头,离此地也近,就在西麓。”刘颂终是等到薛先生相问沈清晏的事,便又将庄户之事略讲一二。

薛先生终也是起身,同他一道去寻一寻这位得意门生的子息。

庄子里头徐徽宁正在教一群小姑娘扎马步,沈清晏站在厨下,透过窗户看着她们。

自上次宁泰侯世子夫人一事闹出来,卫国公夫人就生怕李家的人有机会寻上自己闺女,故而将她看得死死的。徐徽宁着实不明白自己为何独在家中坐,都能被殃及到。

她正苦无办法出去,徐衍回府便同她讲,让她陪沈清晏去城外庄子里住些时日,开心得她恨不得当日就宿到了秦国公府。

“武学非是一日可成之功,基本功必须扎实,你下盘不稳,他日骑射皆有所碍。”徐徽宁手执一根竹棍,指点着一群小孩子练武。

沈清晏从笼屉内夹了几个包子出来,同小婉一道端出来。“都累了,先吃点东西,晚点继续。”

那群小孩子听到有东西吃,全都跑了过来,扔下徐徽宁一个人拿着竹棍立在原地。

“雩娘你过分了,这才扎了半个时辰的马步啊!”徐徽宁小时候练这等基础的本事,次次都是几个时辰,从来没有半个时辰就休息的事。

“谁都不可能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你当她们真能一蹴而就?”沈清晏抬了抬手里的包子,道:“青菜,咸菜肉,猪肉,鸡肉,豆腐,粉丝,你爱吃什么有什么。”

徐徽宁道:“吃完了再继续,持之以恒方能成事。”

“是,是,是,我的长宁郡主,妾遵郡主令,百死不违。”

两人站着说笑,偶一回偏头,就见刘颂与薛善先生一道立在不远处。

庄子里的夫子是刘颂寻来的,他亦时不时会过来同这些小孩子上堂,自然村民们都是识得的。几个小孩子看到刘颂来了,都纷纷上去见礼。

徐徽宁十分识相,她拿过沈清晏手里的碟子,招呼着那群小孩子就往里行去。来之前她就在徐衍那头得了信,知晓沈清晏此举是为了帮刘颂顺利延请到薛善先生。

沈清晏上前行礼:“薛先生。”

薛善抬手捋了捋自己的胡须:“你识得老夫?”

“幼时遭逢变故,我不记得了。”沈清晏笑道:“不过,阿爹的手札当中曾有写过,先生‘喜好青松,钟情白檀’。”

薛善略一低头,见自己腰间一个粗布香囊,内里装着松针白檀,不觉便笑出了声。“子澈有个聪明的女儿。”

沈清晏微欠了欠身,又道:“先生若得空,不如我带先生在此处走一走。”

薛善先生并未拒绝,沈清晏侧过去,走在薛善先生的侧后边开始同他介绍起这处庄子里每户的情况。

“她们大多是家里遭灾,又或是被人抛弃,无家可归之人。”沈清晏带着他逛了一圈,又回到屋内。“不过眼下也算是有枝可依了。”

沈清晏同薛善二人临窗而坐,透过窗口正好能看到学堂,内里一群孩童正在读书。沈清晏没有动手煎茶,只是取了壶滚水,冲泡了盏最为寻常的清茶。

薛善执盏轻嗅,伴着耳畔朗朗书声轻啜了一口茶。

“你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也是想让老夫入仕?”

沈清晏道:“是,也可以算不是,就看先生如何看了。”

薛善端着茶盏复饮了一口,沈清晏方道:“先生一生都致力传业授道,所教的学生个个都是一心苦学之人,让先生去教那些不思进取之人,我也觉着不甚妥当。”

“但人生在世,皆是有失方有得。先生不必出仕,只是每月于某几日在国子监讲学便是。而作为交换,先生有权每年推举三名出色的寒门子弟入国子监求学。”

“先生亦知晓,有些藏书,外头是买不到的,唯有国子监藏书楼之内方有。而寒门子弟一向都是不得入国子监求学的。”

此等规矩虽沈清晏心觉不妥,但这事也非是她一人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如今的时局之下,想要有所变动,她就必须先站在权利顶峰。

“清晏说句逾越之语,先生年岁渐长,长途跋涉游走诸国传业授道,想来于先生的身体亦有阻力。倘若先生答应,我想在都城之外建一所书院,由先生坐镇。”

“届时所有想要读书的苦寒子弟皆可入学,不收分文。而且,只收寒门子弟。”

沈清晏的这个条件,可谓是说到了薛善的心里头。

他年岁大了,长久在外奔波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若此事当真能如沈清晏所言,他倒是能考虑去国子监讲学。

“不收分文,你能让这书院撑多久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