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根和兴致勃勃地回答道:“我们都喜欢做艾果吃呢。”
邹建民兴致勃勃地提议:“明天是礼拜六,正好是冬至,我们家做汽糕,下个礼拜一到学校,你用艾果和我换汽糕吃,如何?”
曹根和满口答应:“好的!”
由于曹根和与江春花是亲戚,邹建民、曹根和、江春花三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然而,坐在最角落的余树贵却像打翻了醋坛子,心里酸溜溜的。
他常常编造各种借口找江春花聊天,可江春花对他丝毫不感兴趣,只是因为同村一起读书,才偶尔和余树贵聊上几句。
礼拜六,邹建民一想到中午回家就能吃到美味的汽糕,口水就不住地往肚里咽。一路上,邹建文,邹伟民他们谈笑风生,兴高采烈地往家赶。
回到家后,邹建民迫不及待地冲进厨房。
付晒花看到孩子们放学回来了,早已将切好的汽糕整整齐齐地放在刀板上。
邹建民像饿狼扑食般,还没洗手就抓起汽糕往嘴里塞。
邹风英见状,嗔怪道:“老建古,脏不脏啊,不洗手就拿汽糕吃…”
邹建民只好放下汽糕,和邹伟民、邹伟英一起洗干净手,这才心满意足地拿起汽糕品尝起来。
汽糕又软又糯,拿在手中,两端像被施了魔法般紧紧地黏在一起。
那口感,简直妙不可言!邹建民不禁想起婶婶做的汽糕是最美味的,于是他像只快乐的小鸟,屁颠屁颠地拿着汽糕向邹建文家飞奔而去。
婶婶方素月做的汽糕堪称一绝,菜多、油香、辣味足,让人回味无穷。所以,邹建民常常会去婶婶家讨要汽糕吃……
邹建文一见堂哥过来,便迫不及待地问道:“老建古,你吃了几块啦?”
邹建民轻描淡写地说:“三块,你呢……”
邹建文略显沮丧地回答:“还是两块,我这不是还在吃吗……”
邹建民好奇地问:“啥兔,你的学沫菜(雪菜)是啥样的?”
邹建文兴致勃勃地说:“笋干加肉,你的呢?”
邹建民把手里的汽糕递给他,神秘地说:“啥兔,你吃吃看就晓得了……你们家的汽糕菜真不错啊……”
邹建文接过他手里的汽糕,放进嘴里大快朵颐:“哇塞!泊美(伯母)炊的汽糕太好吃了,味道简直绝了……”
好的,以下是添加修辞手法后的内容:
邹建民满脸羡慕地说:“我媚(妈)做的汽糕那叫一个美味,就是油放得少了点,不像你们家的,油多得都要滴下来了,上面还抹着辣椒和猪油呢。”
这时方素月看到侄儿,便笑着说:“你这个小馋猫,是不是眼馋我做的汽糕啦?快过来拿吃吧。”
邹建民知道婶婶一向最疼他了,虽然婶婶说话有些尖酸刻薄,但那只是她表达疼爱的一种独特方式罢了。
邹建民听婶婶叫他吃汽糕,他毫不客气地拿了两块……
他仔细品尝着,那味道和感觉让他不由得赞道:“婶婶做的汽糕真是太好吃了,辣得真过瘾……”
方素月见侄儿夸她,开心得合不拢嘴:“好吃就多吃点,锅里还在蒸呢,想吃多少有多少……”
这时,邹伟新也拿着汽糕走了过来。
邹建民看着堂弟,笑着说:“大料子,你吃了多少啦?”
邹伟新嘴里塞着汽糕,模糊不清地说:“吃了三块……”
邹建文惊叹道:“大料子,你可真厉害,我才吃三块而已……”
邹伟新厨房和邹建文家厨房是连着的,一个大厨房两家用,邹建文家东边,邹伟新家西边,西边过去是猪圈,猪圈再过去就是邹建民家的厨房,都是连着的,就中间相隔一堵墙。
小婶婶付根鹅看见大侄子也叫:“老建古,过来拿块汽糕七下…”
邹建民:“谢谢!蛮魅(小婶婶),我及里七到魅魅的(我这里吃着婶婶的…)”
付根娥家汽糕应该是最好七的,是地道的苏庄口味。
但是邹建民不敢七,因为她家喜欢放腊猪油,邹建民最怕吃腊猪油了
汽糕吃得肚子胀鼓鼓的,好饱。
于是邹建民,邹建文,邹伟新邹伟民几兄弟在自己大门口玩耍…
今天是冬至,所以大家都不用出去干活,冬至是一个大节日。
冬至和清明两个季节,客家人都非常重视,都会去祭奠已去的先人。
所以邹建民他们玩了一会就跟大人一起去上坟祭拜祖先大人……
到了晚上,还是吃汽糕,因为每家每户都要炊好多汽糕,可以吃上好几天,有的人家吃不完还要烘成汽糕干。
汽糕干现在可是开化人地道的家乡小吃,一般地方是做不起来的。只有开化的水才能做成汽糕。
汽糕烘干可以当零食吃,咸咸的辣辣的松松的,吃了,口感特别好。
汽糕其实是炊起来冷却后再用油烤煎起来,两边烤煎成金黄色,看看都好吃。
晚上邹建民还是吃烤煎汽糕,虽然他们家穷缺少油,烤不成金黄色,但是还是能接近金黄色,很挺好吃的…
邹建文家就不用说烤煎成金黄色的汽糕好看又好吃…人间美食…
再搞碗米粥喝…太爽了…
邹建民礼拜天竟然全天都靠这个充饥,连饭都弃之不顾。
礼拜一上学时,邹建民更是带了一大堆去学校……
吃午饭时,邹建民像变戏法一样,掏出几块汽糕递给王康义老师,又如交易般和曹根拿汽糕换艾果吃。
当然少不了给邹志岗和余树贵他们的,一眨眼的功夫就分完了。
他们吃了都赞不绝口,纷纷夸赞邹建民妈妈的汽糕简直是美味佳肴,犹如珍馐美馔,令人回味无穷……
告读者,耐心的往下看,越后面越精彩…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下集更为精彩……每天都有更新,谢谢!
真实故事作者:天外小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