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绝世风云 > 第45章 045

第45章 04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汪土法一见到邹建民,立刻喊道:“哟,杭州客人回来喽!”

邹建民小心翼翼地从兜里摸出一包杭州香烟,然后依次给在场的每个人发了一支。转眼间,一包烟已经被分发出去一大半。

汪土法接过香烟,仔细端详着说道:“杭州牌香烟啊,在咱们开化这边可还真是买不到呢。也不知道味道咋样儿。”

邹家兵紧接着问道:“这烟多少钱一包呀?”

“一块八一包。”邹建民回答道。

“一块八?跟利群一个价嘛!”汪土法惊讶地说。

众人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纷纷向邹建民发问。面对这些问题,邹建民耐心地逐一作答,并简单讲述了自己这次去杭州的经历。

小伙伴们全神贯注地听着,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杭州,那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令每个人心生向往,但并非人人都有机会前往游玩一番……

在这个暑假期间,邹建民接连跟随小姑父跑了好几趟生意。然而,到了后来,他并没有挣到太多钱,毕竟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协助小姑父做事罢了。

眼看着假期即将结束,学校马上要开学了,大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着手为孩子们上学做各种准备......

和其他孩子一样,邹建民并没能顺利升入高中,但他的父亲不愿放弃任何一丝机会——通过一番运作,终于成功地让他进入学校复读。

然而,负责教学工作的吴光炎老师却认为,邹建民之前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并不牢固,如果要提高考取中专的成功率,可以考虑让他从二年级重新学起。

得知这个建议后,邹水金毫不犹豫地缴纳了学费,决心让自己的儿子继续学业之路。

与此同时,汪土荣、汪伟仙、邹永尧、邹家宏等人选择留下复读初三;而那一届成功考入中专的学生包括邹志岗、江应青、余树贵、邱家林、余振荣以及江建民等。此外,还有一小部分人考上了高中,如邹秋莹、吴有平、程远和程志新……至于肖春红、邹家伟、程根伟、邹根祥等几个人,则干脆放弃了复读的念头,直接返回家乡务农。

邹建民得知老爸让自己从初二开始读,比邹建文还低一届,那颗好胜心极强的他,如被针刺般,虚荣心和叛逆像决堤的洪水瞬间淹没了他,于是他断然拒绝再次读书的机会,私下如脱缰野马般溜出去,找到虹桥做木工的师父,瞒着家里人,毅然决然地跟木工师父学徒去了。

邹水金无奈之下,只能将已交的学费转给邹建文,因为交学费时,邹建文的费用还未交,所以这笔学费自然而然就转到了邹建文头上。

其实,邹建民内心深处无比渴望读书,只是他与家人之间仿佛隔了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沟通变得无比艰难。再加上他正值叛逆期,便将所有想法深埋心底。

倘若当时让他从初三开始读,他必定是乐意的。然而,那时的他又怎会知晓这些呢?

邹建民私下离家学木工手艺,虽不如读书那般前途光明,但家里人也并未强烈反对。毕竟,这位木工师傅手艺精湛,邹建民若能学成,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邹建民跟随师父和师兄从红光、立江出发,历经十余天。在这期间,邹建民协助木工师父在际头山生产队里建造了一座大仓库。

邹建民和师兄师父三人从红光挑着工具担子,翻山越岭,穿过甘坑,最终抵达际头山。

一路上,所有的重担都压在师兄杨美富那宽阔的肩膀上,师父也挑着一担,而邹建民却空手而行,他心中羞愧难当,于是从师父手中接过一个小背包,宛如捧着一颗珍贵的明珠。这六里山路,仿佛是他人生路上的一道鸿沟,需要他用勇气和毅力去跨越。

师徒几人一路奔波终于抵达了际头山,他们没有过多停留便径直前往傅正元家中。原来,舅舅傅正元不仅是这里的队长,还是大家的主心骨,凡事皆由他来操持、安排。至于住宿问题嘛,则顺理成章地落脚于傅正元家的楼上。

邹建民与表舅付正德被分配到同一张床铺就寝,而师父则与师兄共享另一个铺位。由于舅公家人口众多,房屋空间有限显得十分拥挤——楼下三间大房早已住得满满当当,楼上仅有的五个铺位也是勉强够用罢了。

无奈之下,师父和师兄只得委身于地板之上,临时搭建起简陋的稻草铺位凑合过夜。

说起这生产队里的日常事务啊,其实挺简单:无非就是各家轮流负责伙食供应,每户一天而已。然而对于邹建民来说,一切尚算顺利,唯独那要命的洁癖毛病让他颇为苦恼,这可真是令他最为头痛不已之事啊!

轮到有点脏兮兮的人家时,邹建民他总是饿着肚子,其实这个正在长身体的他饭量惊人,一个能顶三个。他的师兄也是如此。杨师父却不怎么吃饭,酒量倒是不错,十分贪酒。

邹建民自幼便精通木工活,头脑聪明,技艺娴熟,平时干活比师兄出色许多,深受师父的喜爱。

平时繁重的活都是师兄在做,邹建民基本上只做些精巧的活。由于他的能干和钻研精神,木工的所有手艺他一学就会,甚至许多师兄不懂的他也懂一些。

有一天,杨师父去了虹桥大师兄那里办事,只剩下邹建民和二师兄杨美福两人。生产队建仓库正好要做窗户,还差两个窗户没做。平时都是杨师父带着两个徒弟做,画墨这种技术活也是杨师父负责。

今天杨师傅不在,邹建民就和杨美福各自做一个。杨美福比较憨厚老实,也比较笨拙,所以画墨的工作还是由邹建民帮忙完成。

际头山社员看到后说:“西山老师傅就是不一样啊,师兄不会画,师弟来帮忙,真是厉害……”

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杨师父的耳朵里,师父把师兄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从此,杨师父越来越喜欢小徒弟老建古了,而杨美福则成了师父的出气筒。

告读者,耐心的往下看,越后面越精彩…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下集更为精彩……每天都有更新,谢谢!

真实故事作者:天外小神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