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外国,你不过是个外来分子,是永远无法真正融入的异端,是异乡来的异客,不属于当地的政府管辖。哪怕更改成了人家的国籍,血也浓于妄想,人家仍旧不一定理你。
因为你是“异类”。
人是极有可能下意识排外的,这是懦弱的人根植于潜意识内,文明萌生之后代代相传下来的自我保护机制,种在基因里,很难洗掉,除非用两样东西:文化和钱。这是精神和物质中分别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是人类自创的“法器”。
漂泊在外的人就像落叶,没人会管你的下落是在荷塘里淹没沉溺,在别人的鞋底被迫粉身碎骨,还是在泥地里幸运的扎根或者被无声的掩埋。
往往,死了都不知道,所以干嘛要离家呢?如果根本没有那个必要的话。
年轻的一群主播们不懂,也不想懂人类虚与委蛇的想法,他们只知道一件事,怀揣着或者不怀揣着宏大的,个人的,或者集体的,或者自然的梦想,过好眼前的日子。
虽然日复一日,但是身在家里,躺着也能安心,因为哪怕过得不好也不会悲惨的饿死。
家里再烂,好歹能吃饱穿暖,虽然不富裕,但是不至于饥寒交迫,即使碌碌而为,也永远有一群人为你照亮前面的路,比如点亮路灯的工作人员。在家里,你的生活永远有一群人为你保底,哪怕犯罪涉错,在监狱里也能保证你基本的生活。
只要你不背弃“家”。
背着家的人走得远。
什么是家,家就是我们的大中国。
妈妈是拦不住要走的孩子的,只能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诉你,一切当心!
这是爱的嘱托,是轻盈而又沉甸甸的负重行李,是家人强行加上去的,但是为家人的爱。
你背负的,是爱。
有爱的人才幸福。
家是什么,是爱的负重,是踽踽前行却融融齐乐,是轻盈忘忧,是被迫挑梁,是主动接收,是自动付出,是快乐,是争吵,是痛苦,是妥协,是你的选择,是我的选择,是容忍,是褒贬,是拥抱,是责怪,是不乐,是共和,是你和我的,爱巢。
由爱织就铸造的地方,才有资格被称作家。或许有的家里爱被纵横交错的人性藤网埋藏得很隐秘,或许有的家里爱被利益挤兑得很少,但是仍然存在。只要爱存在,就叫做家。
或许血浓于水和细水长流让爱早就悄悄变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但是在举手投足之间,你身上,竟然已经全是家的味道。
你是泡在幸福蜜里长大的孩子,是爱的结晶,是祖国的孩子,是父母的宝贝,是大地的花种。
花种身上包含的,是幸福的希望,是迎接明天曙光的觉悟。
背着家的人,他受伤了永远有一群人想念着。哪怕不认识,但是只要你说一声,再亮出血脉里的基因、联系、身份,永远有人为你举手或积极主动地奔来。
这些都是……家人。
这就是家,这才是离家的孩子,至于背弃家的儿女,就像飘落的鹅毛,死活都与家及家人,再无关。
除非,爱还在。
梦就在。
梦在,希望就在,希望在,生命才得以延续,我们这些花种或者翠苗才有为了追随黎明而活着的,珍贵动力。
这一切,是家提供的。
家可以是梦,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品,可以是土地。你的家,是什么呢?又在哪里?背负着,还是仍然寄存在原地,你又是否,已经抛弃,或者捡起了,自己的家?
家里,永远有爱你的人,哪怕不是人,是石头,有爱就是“家人”,哪怕只有自己,也是一位珍贵的家人。
帝盛的一波年纪尚轻的主播们心存着乐观,集体认为,为了“留学”而留学的人很蠢。当然,体验生活的话这不在其中位列行谈,体验生活已经到了另一个品阶了,他们这些要饭的着装乞丐没资格谈论属于“上层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