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皇后如此说,虽然不是他理想中愿意给李佳怡和冯晴菊的位置,但冯晴菊是江南花魁出身,若是抬举过高,引起什么风波来,也终究是不妥。
现在的贵人位分,虽然不是很高,但给冯晴菊也足够体面。
只是皇后絮絮叨叨这些时候,也只是谈论冯晴菊。事到如今,皇帝也有些好奇皇后会如何安排李佳怡?
就这样,皇帝下意识地问道:“不知道佳怡什么位分好呢?”
皇后听皇帝谈起李佳怡,也侃侃而谈道:“陛下,李氏虽然是陛下在民间认识的,但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况且陛下为李氏家族平反也积攒了不少民望,现在民间对陛下和李氏的传奇故事也是颇多演绎,若是给李氏位分太低终究显得皇家小气了。”
皇帝虽然因为认识了冯晴菊而对李佳怡有些冷落,但一听皇后似乎要提拔李佳怡,心中却也还是忍不住地愉悦起来。
皇后看皇帝表情,便知道自己似乎是赌对了。
“李氏给嫔位有些单薄,陛下如果要抬举李氏不妨给她贵嫔的位分吧。”
皇帝听皇后似乎要给李佳怡封贵嫔,冯晴菊封贵人,虽然隐隐约约也清楚,这似乎并非皇后真心实意,但开始皇后如此识大体,顾大局,却也忍不住握住皇后的手。
“这些年来,皇后在宫中辛苦了。朕之所以没有多么操心后宫琐事,也都是皇后你的功劳啊!”
听到皇帝的这番话,皇后也是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些年来,皇帝都很少到坤宁宫休息。
平心而论,皇帝是更喜欢艳丽的福贵妃和有松辽四十九部撑腰并且天真烂漫的祺妃,但皇后本人贤良淑德,雍容大度,不但得到太后赏识器重,本人在宫中兢兢业业位皇帝分忧。帝后之间虽无轰轰烈烈的爱情,但也有细水长流的亲情。只可惜皇后生育的嫡子在资质上实在是平庸,皇帝实在不愿意因为长幼嫡庶就把江山给白和都这样一个儿子。但皇后本身是二皇子白和都的生母,对二皇子期望很大,自然在立储一事上帝后出现分歧,彼此的相处也是日渐疏离。要不是考虑给新人位分的事情有些为难,皇帝甚至都不愿意去坤宁宫。
当然,皇帝也明白,自己虽然似乎更欣赏祺妃的三皇子白和清,但之所以没办法废长立幼,不在于皇后阻拦。毕竟在大胤,三纲五常思想深入人心,论君臣,皇帝是君皇后是臣,皇后不能违抗君令;论夫妻,皇帝是夫,皇后是妻,妻子不能违抗夫命。皇帝铁了心想要废长立幼,出身一般的皇后是很难拦住皇帝的。
但皇帝还是痴痴无法选立资质更优秀的三皇子白和清为太子,除了他有异族松辽部落的血脉之外,后宫之中还有一人坚决站在皇后身后扶持二皇子白和都。
国朝以孝治天下,皇帝无法抗拒他亲生母亲的意志和宗法制的传统关键合流,因此对于立太子一事,皇帝也只好采取拖延的态度。
皇帝明白,他无法真正抗拒那个给予他生命的母后,但又不甘心把这万里江山托付给不适合的继承人,因此便把这无名之火发泄到皇后身上。虽然皇帝知道自己这样做似乎不对,但他却不愿意直面这个惨淡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