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到2000年代被借调 > 第23章 第 23 章

第23章 第 2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乡张成林想进市政府办公厅,甚至于想进综合处,那也是志在必得,后台深不可测。张成林晚上和他闲聊时,就透露过,也是炫耀着神秘地说,现在一个在金州市政协的副主席,张成林不但认识,而且这个副主席曾经在槐间县当书记时,张成林还跟着当过一段时间的生活秘书。还有,现在市政府新来的常务副市长,也是从槐间县委书记的职位上来的,张成林也曾经跟过这个常务副市长,做过提包的生活秘书。张成林还有一个惊人的秘密对他说过,金州市政府现任的市长李长龙,是张成林的一个远房得亲戚,叫一声姑舅爸哩。再不用说,张成林还对他透露过,他们的老乡张雪勤副秘书长,也和张成林还有一层远房的亲戚关系,从辈份上说,张成林还大张雪勤副秘书长一辈,张雪勤倒叫张成林一声舅舅才对。

张诚这家伙,除了和张雪勤副秘书长是一个老张家,同姓同宗。但这家伙是市政府经研中心的,妄自尊大,也想进办公厅综合处,但对李满宁和朱才福两老乡的威胁还是不大的。因为,在他看来,张诚写材料的水平还算可以,但钢笔字就写得不敢让人恭唯了,支支洼洼,像一年级刚上学才学写生字的娃娃字,没有一点力量,没有一点连贯气势,就这臭字,张诚还自吹自擂,叫什么稚嫩体,还是书法上的名词和词汇哩,来吓唬不懂写字的人。水平放在那里,张诚进办公厅综合处,还是欠缺一些,不够格的,所以人们就不看好,也不足为虑了。

现在办公厅综合处这些人中,鱼龙混杂,对于李满宁和朱才福两老乡来说,减少威胁办法,就是尽一切办法,甚至于不择手段,能挤出去多少算多少。先挤出去威胁大的,先挤出去后台和势力最差的。看过来看过去,他孔耀庸资格最老,年龄也最大,材料也写得没有什么问题,对李满宁和朱才福两老乡威胁还是很大的。他孔耀庸好像没有什么后台和势力,他孔耀庸不像张成林和张诚,性格内向木讷,不善言词,为人老实厚道,没有一点的坏心眼,只知道一味的埋头苦干。这就是李满宁和朱才福两老乡精诚合作,把他踢出办公厅综合处的理由所在。

朱才福利用自己和一楼文印中心小张打字员良好的关系,暗示打字员小张,这期《金州政报》小孔编办,不要往好里编,弄得越乱越好,越糟糕越好,只要这件事情办好了,以后打字员小张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会尽量给你解决的。两个人串通好了,对付他一个老实人,你不在阴沟翻船才怪哩。

他这几天下下楼忙乎,从综合处搜集文件材料,把一个月的资料都找齐了。能拷得复制到了软盘上,不能拷的就把文件材料拿下去让小张打字员打上。打的时候,他找来一把闲置的椅子,坐在一边,盯着小张打字员打到电脑上。打好了他还是不放心,就一遍一遍地校对,发现打错得地方赶改正过来。最后改好了,又认真得校对了两遍,确认完全准确无误后,就定稿了。把清样拿到李满宁处长办公室,让李满宁处长签字批准后,就开始正式排版制版印刷装订。李满宁处长笑着对他说,校对好了吗?他回答校对好了。出了问题你全权负责,李满宁处长推脱完了自己的责任,就大笔一挥让印刷去了。

全部印刷装订出来,他装上手推车,往三楼综合处运了两三趟才拉完。他不放心,就拿过来一本,随便打开来看,粗略看完了,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有两三处还是出了问题,他记得都是已经改正过来的地方,怎么又出现了错误,交给打印的那一稿,怎么成了原来没有改正好的那一稿。错别字的两处都问题不大,一般不详细看是看不出来的,问题最大的一处是把市政府任命文件的单位名称只打上了多一半,丢掉了几个字,而且格式也错了。

今天,他到一楼文印中心去打印《金州政报》邮寄大信封上粘贴的纸条。纸条上打印着要邮寄的单位的地址名称,收件人姓名,订购份数,邮政编码。一页纸隔开了同时能打印好些纸条,裁下来粘贴到信封正面上,省事。信封袋子是金州市政府统一印制的牛皮纸大十六开的信封袋子。从一楼上三楼时,影影约约听到,前面楼梯登上,有两个在说话,他尾随在后面听。

其中一个说对另一个说道,李处长您看了没有?没有等另一个人回答,就又接着说道,这期的政报上,出现了好几处错误的地方。真得吗?我还没有详细看,有什么问题?问题不大吧?另一个人有点狐疑地追问道。最大的一处是把政府任命的文件给弄错了,打了半截,很难看。还有几处问题不大,是个别的错别字。另一个人好像很生气的口吻说,你说小孔让他编政报一编就出了这么大的漏洞,写材料写不好,编政报也编不好,要好好批评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