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如何,谢董决定一下,自然没有其他人置喙的余地。众人都按照安排,开始推进工作。
谢董直接叫走了张扬,他还要跟张扬进行一些沟通,关于明光并入集团,以及谢墨白的一些安排等,都需要与这个总助配合。例如,提前往外放风,试探各方面的意见。
程东对于市场研判的工作,还是很得心应手的。接下来一段时间,他高效率地带着团队把事情处理完。最后,还有心情打电话给市场部总监冯腾。
冯腾跟程东一直合作密切。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是程东的师兄,一见来电也不废话,直接说:“你是打想打听林曦那边的进度吧?”
程东索性问道:林曦团队,师兄你安排的哪些人员过去?”就是想要侧面了解一下成员实力如何。
冯腾也没绕圈子说:“和你那边的差距不大。”
他停了一下,解释道,“有张扬盯着,我也不好做大动作。分配到你们项目组的,都更加有经验。但是林曦组的,也不太差。总体来说,勉强是半斤八两。”
冯腾又说:“都到了这个时候,你小子该不会是想找我……”
程东打断道:“师兄我又不傻!做这样的手脚,还怕张扬捏不住我的把柄?他和林曦可正盯着呢。”
冯腾略有犹豫问道:“你确定,林曦有意要和你争总助?而且,张扬也愿意推她上去?”
程东不太确定说:“我估计他们……这还是保二争一。这一任总助能争就争。但以后……林曦对总助的位置,肯定是有兴趣的。”
有句话叫做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要是不奔着国昌总助的位置去,林曦为什么从华荣跳来国昌?就为了做一个普通助理吗?还不是看中了国昌的上升渠道。
程东正思考间,冯腾又说:“兄弟,总助之位近在眼前,当然不能不争。但是,也没必要搞得太难看。”
他终究比程东多几年经验,想得更周全,看得更远:“想想你的年纪,再想想林曦的年纪。”
林曦比张扬小了快14岁,比程东小了八、九岁。
有时候年纪小既是劣势又是优势。
劣势是说,年纪轻难免经验不足,优势就是,年纪轻自然有更多的成长空间。
程东闻言,问师兄:“你对林曦怎么评价?”这就是再次侧面打听林曦这次的表现了。
冯腾犹豫一下,还是跟程东透露了些内幕,“具体的内容,我不能和你说。这是规矩,你懂的。但我只能说林曦确实有两把刷子。她做的东西很有新意,不乏亮点。”
冯腾此时劝慰道,“兄弟你只管放开手,该争就争。只要是良性竞争,集团内部也是允许鼓励的。但也没必要压力太大。”
他分析道:“赢了,就是集团总助,自然是好。”作为同门师兄,冯腾当然愿意程东能够接任总助。
但他想的也比较全面,又说:“就算就算没赢,也可以考虑到市场部来帮我。这样也不差。”
程东的专业能力是过硬的,而且又是自己人。冯腾是新提上来的市场总监,他当然也希望有一个知根知底的人来帮忙。
程东若有所思,冯腾接着道,“所以,你这叫进可攻退可守。”
这话极大地打动了程东,他说:“好的,我知道了,谢谢师兄指点。我估计这件事情不会拖得太久。”
这话的意思,总助人选悬而不绝的情况,不会为时太久。
而且,程东真心谢道:“师兄的提醒,我知道了。我虽然不喜欢林曦,但是也是公事对公事,不至于搞些私下的小动作。”
冯腾放心了:“这就对了!我就怕你这性子想不开。”张扬不好糊弄,谢董更是明察秋毫。
他分析利害:“你想想林曦的年纪。她就算现在不做总助,再过几年呢?张扬做了4年总助。就算兄弟你能接任,又准备做几年?4年、5年,顶天了6年。终究不能一辈子呆在总裁办的。”
冯腾推心置腹道:“到时候你一转任,谁来接替?林曦照样有机会。再过几年的林曦,和现在可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兄弟,做人要往远了看,不要给以后的路上埋雷。”
第二天,便是深入研判结果汇报会。
议程安排由程东先汇报。这也正常,论排名、论资历、论经验,程东都在林曦前面。自然要由他先汇报。
这样,程东就占了先手。
因为做的是相同主题的调研,如果内容都让程东说完了,林曦还有什么可汇报的?到时候,只能是拾人牙慧了。
林曦同样无奈,但这是现实。
她早就预计到,会是这样的安排。于是,也没怎么影响心态。只是专心致志地听程东的汇报,并不时做笔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