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路予教授觉得,以林曦的性格,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能发展的很好。人各有志,作为师长只能祝福,并尽力帮助。
他们聊了一些彼此的近况、行业新闻、最新政策动向。林曦特意提到了谢墨白。
路予教授语重心长地嘱咐道:“国昌是大集体,在经济里域举足轻重。而且谢董颇有先见之明,又极为果断,现在就让下一代全面接掌国昌。”
他感慨说:“这样大集团,有太多的先发优势。只要这次能平稳换帅,未来自然可期。林曦,你用心做事,前程也会一片光明。”
林曦又和路予教授请教了一些问题,这才顺走了老师的校园卡,去食堂吃饭。她学生时代,就经常这么干。但凡没钱吃饭,就去找老师蹭饭卡。
能在A大经学院经学院任教,哪个没有几把刷子。大家手里横向项目,就没缺过。谁也不少那三瓜俩枣。林曦又是极为出挑的优等生,教授们对于这样一个出色讨喜的后辈,大都十分喜欢爱护。
林曦但凡开口蹭饭,就没被老师们拒绝过。而路予教授,就是最常被林曦薅羊毛的人之一。路予教授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下午聚会的地点,就在A大附近。校友们定下了一家书店的活动室,以读书会的形式开展活动。林曦也进行了分享,就是从谢墨白那里借来的那边书——《置身事内:政府与经济发展》。
国昌集团很注重跟进时事。市场部和法务部,都有专门人手分析国家政策。对于关乎国昌集团从事领域和发展方向的那些政策动向,更是着重研究。谢墨白也有每天看报纸的习惯,无形中对林曦产生了一些影响。
加之,路予教授近两年的研究方向正在转型,更加偏向于政经领域。因此,林曦也有所体会,正好结合这本书,和大家分享心得感想。
读书会结束,众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享用茶歇,顺带交流信息。
林曦正和一个年轻男子闲谈。“沈师兄可算是见着你了。上次我搬家,薇姐说你出差去了。”她神情放松,言语亲近。显然,他们是关系极好的朋友。
她又调侃道:“今天终于你出场了,薇姐就没来。你们两口子,可真是分工明确。”林曦笑了一下,“我就想知道,下次谁有面子,同时把你两口子请到场?”
沈师兄也很高兴见到这个师妹:“林曦,别拿我们跟你比。你薇姐要在家带孩子。她要是过来,你今天就看不着我了。”
接着,他打量了一下师妹,“看来你在国昌,工作得很顺心。又换了新房子,我还没恭喜你呢,好事成双。”
这位沈师兄气质沉稳出众,穿着朴素简洁,衣服版型很合体,但不算紧身。他和林曦说话也很随意,又不乏关心。林曦听着他的提点,不住地连连点头,默默记牢。
闲谈几句,沈师兄就说要给林曦推荐一本书,二人遂走到阅读室的角落里,各自随意拿了一本书坐下。
沈师兄低声道:“你们现在的小谢总,是什么情况?”
林曦有些意外,沈师兄继续道,“我是问,他的为人处事如何?”
林曦想了想,认真地道:“这很难评价。如果你问十个人,九个人都会说他脾气温和,斯文有礼。”
沈师兄随手翻过一页书,接着追问,“那剩下一个人怎么说?”
林曦随手翻着手中的书页,漫不经心道:“仅仅是温和有礼,这种人怎么能坐稳集团ceo的位置?只能说,小谢总有着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沉稳和耐心,也不缺少雷霆手腕。”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小谢总做事也很从容,不带一丝烟火气。而且喜欢准备在先,但后发制人,特别善于随机应变。当他真正动手的时候,才能发现,其实小谢总早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沈师兄仔细地思索林曦的话,最后才意味不明地道,“毕竟是谢家人。”
林曦有些疑惑地问:“谢家人如何?师兄是想说,家学渊源?谢董也是一贯儒雅敦厚,但心思十分高深莫测。当时我在谢董的手下,真是压力山大。小谢总这边,他多少是愿意和我沟通的。”
沈师兄提醒道:“你在小谢总身边,要务必谨慎。你们这个小谢总不简单,谢家的水很深。”
林曦若有所思。沈师兄继续说:“如果有机会,林曦,帮我引荐一下小谢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