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刚要回话,外面就有宫女来禀。玲珑出去了会儿,回来后道:“主子,皇上刚又下了两道圣旨。第一道是判了贾勇斩立决,诛三族。第二道是……”
“可是关于瑞王的?”
玲珑看了眼主子,道:“是,也不是。这道圣旨是关乎瑞王之事,但圣旨是给忠义侯宋括的。”
“具体是如何?”
玲珑斟酌着话,道:“皇上因为宋高的禽兽之行,痛斥宋侯,降侯爵为伯爵。”
这倒是出乎了顾清滢的意料,但又一想,当年老侯爷拒绝了世袭罔替的恩典,宋括能承袭侯爵,而不是降级袭爵,本就是父皇格外加恩。此次,宋高犯下的是人伦大罪,宋括作为其父,自然难辞其咎。父皇趁这个机会降了他的爵位,倒也让人说不得什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上能格外加恩,便也能无情严惩。这里面,姑母应是推了一把。可这一下,婉妃和九皇子……
顾清滢问道:“只是降了爵位?官职呢?”
“未提官职之事,想来是没有罢官降职。”
这就是了,父皇到底还是有所考量,没有让宋家彻底失了势。旁人并不知道婉妃对宋括没有半点倚仗之心,若是父皇惩治的再重一些,所有人都会以为九皇子彻底没了母家倚仗,对前朝和后宫都会有影响,这可不是父皇想见到的局面。
顾清滢道:“去吩咐小厨房煮上参汤。摆驾去母后的宫里。晚膳的时辰,让人送过来。”
玲珑立即去安排。
顾清滢一路想着顾晨的事,到了皇后的宫殿。
皇后让清滢坐到身旁,道:“你也听说晨儿的事了?”
顾清滢点头,道:“想着母后必会为王姐忧心不已,孩儿便来了。”
皇后不悦的道:“晨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了一个……怎么就做下如此不顾身份,有辱名声的事?真是太没顾忌了!”
顾清滢温声道:“母后,那女子,你是见过的?”
皇后皱眉疑惑,“我怎会见过那样的女子?”
“母后可知,她是宋括的庶女。”
皇后颔首,道:“一个庶女,我何时见过?”
顾清滢不疾不徐的道:“母后可还记得忠义老侯爷过世那日?那日父皇和母后带着孩儿悄悄去了瑞王府,原想清闲一日。可没过多久,宫人来禀,老侯爷不行了,却迟迟不肯咽气,求见父皇。父皇顾念老侯爷是开国功臣,一生兢兢业业,便和王叔带着母后,孩儿和王姐一起去了侯府。”
皇后回想着,“是有这么回事。”
“到了忠义侯府,父皇和王叔一同去见老侯爷。母后带着孩儿和王姐留在了外面,由康氏陪着。后来王姐要去更衣,便出去了,没想到却闹出了极大的动静。母后带着孩儿出去看,原来是王姐为了帮一个庶女而教训了侯府的下人。”
皇后恍然大悟,“是她?”
顾清滢点头,道:“对,王姐帮的那个庶女就是宋雪。”
皇后的记忆渐渐清晰了起来,她记得那个庶女瘦弱矮小,穿的衣裳极不合体,满身脏污,但那张小脸却让人极为惊艳,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长大后说不得会艳冠群芳。
“母后在得知宋雪的庶女身份后,因康氏身为侯府的当家主母,却肆意苛待庶女,敲打了康氏一番。王姐更是心直口快的斥责了她,让康氏当着下人的面,跪了好一会儿。”
皇后全都记了起来,道:“不错,是有这么回事。我还是头一次见晨儿发了脾气,欠缺思量。”
“王姐还将王婶留下的玉佩送给了宋雪。”
“对。我见晨儿将那么贵重的玉佩送给侯府的一个庶女,有心阻止。但又一想,那是她母妃留给她的,要如何,应由她做主,我不该擅加阻拦,便没有出言。”
顾清滢又道:“上次王姐入宫的时候,婉妃将孩儿和王姐请进她的宫里,当着孩儿的面,求王姐看在当年和宋雪有一面之缘,将宋雪从泥淖之中救出来。”
皇后惊讶,“你怎么没有与我说这事?”
“孩儿没想瞒着母后。只是,婉妃母家这事,实在是太……将好好的一个女儿送去那种地方,真是闻所未闻。如此腌臜,孩儿……孩儿提都不愿提,怕污了母后的耳朵。王姐应下此事后,让我不要宣扬,免得让婉妃和九皇子难堪。母后,孩儿不该瞒着你,孩儿知错了。”
皇后拍了拍她的手,道:“这事也怪不得你。你贵为公主,又未出阁,这些个腌臜事,确实不应宣之于口。哎……晨儿这孩子呀,在战场上杀伐果决,但却是个心软的。原来竟是这样,这倒是说得通她为何会如此了。”
顾清滢垂眸,母后还是想得简单了,顾晨此番的所作所为哪里说得通。
“你说婉妃是当着你的面,求的晨儿?”
原来母后更在意婉妃的举动。
顾清滢便将那日的事讲了一遍,着重描述了婉妃的言行。
皇后思索了会,道:“婉妃竟与母家如此龃龉不合,难怪她会与母家断了联系。当年,我是看着她入宫的,多少察觉出了她的不愿。你父皇也应察觉到了。”她叹了口气,道:“这就是天下女子的命呀。”想了想,又确认般的问道:“依你所见,婉妃说的可是真的?”
顾清滢明白母后的意思,道:“依孩儿看,婉妃所言不似假。她的心思与另外两宫不同。往后的日子,她应会继续长伴佛前。”
“嗯。如此,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