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瑶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她将自己缩在桌脚,警惕地盯着面前的男人。
“你的契约精神哪去了?”雍殊坐在她对面,用她的话反问。
“谁知道你是什么怪病,哪有这么治的!”阿瑶窘迫地咬着唇,见他看过来,心不甘情不愿地松开牙齿,“况且你已经恢复正常了。”
“过来。”他的声音喑哑着,听得她脸上热意弥漫。
阿瑶的视线匆匆扫过他腰下的衣袍,她不满地瞪了雍殊一眼,那物仍然存在着,她傻了才听他的话。
“不用你的手。”雍殊退让道。
“其它地方也不能。”
几息之后,他才勉强地“嗯”了一声。
阿瑶想自己还是低估了雍殊的不要脸程度,他的动作不见避讳,声音也不加掩饰。她实在听不下去,也不敢往他那边看一眼。
闭上眼时仿佛仍有跳跃的光中眼前闪烁,最后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着的,只觉得梦中也睡不安稳,总有各种光影在变换,扰得她不得清净。
翌日阿瑶睁开眼,她看了眼日头,已近午时了,周围的陈设陌生又熟悉,不是她居住的屋子,而是雍殊的。
阿瑶拍了拍自己脸,才让脑子清醒一些。
她穿好鞋履和衣裳下床,经过书案时屏住呼吸看过去,没有其他人存在,昨夜凌乱一地的竹简已经放回原位。
她对后半夜没有印象,也不知道昨天夜里雍殊睡在哪里。
后劲仿佛还残留越来越滚烫的气息,让她又陷入回忆中。
她昨天仔细观察了,雍殊确实没有欺骗她,他的体温最初刚从寒潭被打捞出来一般,随着与她接触冰雪渐渐消融,圈在她手腕的手指最后灼烧得她想要挣脱。
为何能够治疗他怪病的是她呢?
若是换作其他人,是否会有相同的效果?她需得想个法子才能验证一二。
寺人禽进门时,便见阿瑶脸色通红地站在书案前,眼神飘忽不定,不知在何处神游,连他敲门的声音都未听到。
“阿瑶姑娘,阿瑶姑娘。”他唤了两声,才见到眼前的女子如梦初醒。
阿瑶将乱七八糟的想法压下,她转身看向寺人禽,视线立即被他手中的弓箭吸引。
那是一把合五成规的墨色长弓,弓身漆黑发亮,弓体中间包裹着褐色皮革,用以辅助持者抓握稳固,除了弓身两端翘起的弓梢上用红漆绘有雀羽,再无其他装饰。
“这是公子令我交给你的。”寺人禽将手中递给阿瑶。
她手指弹了一下弓弦,仿佛蕴含无穷力量的坚韧绳索发出嗡嗡鸣声,她颇有些爱不释手,怜惜地端详每一个细节。
唯一的缺憾就是它太过素净了,让她觉得还可以添加更多花纹和宝石让它显得更好看。
寺人禽见状,知晓她一时不会从喜悦中脱离,便长话短说道:“公子今日不在府中,他让我与你说,莫要做些自作聪明的事。”
寺人禽已经年迈,随着雍国在天下的沉浮,他经历了少年时的饥荒战乱,后又进入雍国宫廷见识华服下的刀光剑影,丰富的阅历使得他宽和沉稳,即使对待乞讨的亡国奴依旧礼数周到,是以他的传话不具轻蔑,反而带着长者的规劝。
事实上今晨雍殊说这话时,眉眼间藏着几分难以被发现的戾气,他好像看穿了阿瑶主动之下的目的,说出的话不似劝说,而是警告。
阿瑶对寺人禽的了解不多,因此不知这位老寺人与人为善的形式准则,无法探知他话语背后的含义,她只以为是雍殊离开前的一句寻常叮嘱,听过便抛之脑后。
-
予缇的注意力总是被窗外的射侯所吸引,阿兄的院子总是单调乏味,除了屋子便是树木,连一朵花都少见。
他在泮宫学习射礼的几年都不曾在院子中张设用于练习射箭的射侯,现在却出现在院墙下,让她觉得刺眼。
那射侯形式单调,用以缓冲箭矢冲力的稻草被兽皮包裹着,靶面单调,只在中心用朱红色标出靶心,本是再寻常不过的。
它放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不会引起她的警觉,可偏偏是阿兄的院子,他表面看着什么都不在意,实际上界限分明,对自己的所有物分得极为清楚,如他院子这种起居之地,他不会允许别人留下痕迹。
沧姑传回的消息是,阿兄每日晨起教导那婢女射艺。
破风的声响清晰地传达到耳中。
她循着声音往外看去,便见那婢女又张了弓,她的动作笨拙,汗水从额边流下,将碎发打湿沾在两侧,略显凌乱的装扮更显得她容貌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