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修撰一眼难尽的看着江祈安,“罢了,按理说应该要给你配上几个人打下手的,你可以看看有没有需要的人手,到时候报上来就行。”
说完,他挥了挥衣袖,转身离开了。
江祈安总觉得有些奇怪,这季殊的事迹他也曾在书上了解过,不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多关于季殊的事迹多是一笔带过,写的很含糊。
江祈安也有心想要探寻,曾经还问过沈明哲,但是沈明哲当时也不愿意多说,只是长叹了一口气。
再后来,江祈安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没想到今日竟然让他有机会去为季殊修史。
想了想那些人的表情,江祈安总觉得他们有些奇怪,好像是在幸灾乐祸,又好像是忐忑不安?
江祈安摇摇头,决定去找一些记载了季殊的书。
拿到了一摞书,江祈安被李云霄拉到了一角。
“我刚刚听说你接下来修季殊传的事?”
见李云霄有些紧张的样子,江祈安心中的疑虑更重了,“我的确是应下了,怎么了?”
李云霄一脸懊恼,又将那些恩怨一并与江祈安说了,叮嘱江祈安谨慎行事,能拖就拖,最好是找个借口避开这件事。
反正江祈安只是个新人而已,皇上下的令是对整个翰林院的,即便是江祈安完成不了,皇上也不会说什么的。
遭殃的只会是其他人。
可惜江祈安并不打算拒绝这件事。
不说自己已经入了皇帝的眼了,自己被迫接下这么个活,皇帝未必不知道。
江祈安要是把这件事做好,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势必又会高上一些,可如果他拒绝了,说不定就会被打为无用之人。
因此,江祈安不但决定接下这件事,还要把这件事做好。
来都来了,怎么能成为无用之人呢。
李云霄见江祈安心意已决,只好说:“行,有什么需要的记得与我说。”
因着是李家人的缘故,李云霄倒是被安排了一个清闲的活计,甚至过几天就会去殿前为皇上讲经。
可远远比江祈安要幸运得多。
尤其是王铭那厮,已经跟在孟令辉身边,学习如何记录皇帝起居了,不得不说,这就是有背景的好处。
这几人中,明明江祈安的官职更高,却连个面圣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在这苦逼的修写史书。
而沈嘉言,因着他的父亲曾是翰林院学士的份上,倒是没有人为难他。
在他好不容易熟悉了整个翰林院后,才得知了师弟的事情,立马就去找了江祈安,说什么也要与江祈安一起。
江祈安拒绝不得,只好与他一起修季殊传,并且给沈嘉言分了些任务,二人分工合作。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俩人一直泡在书阁中翻阅关于季殊的所有事迹。
本来,大家以为皇上青睐江祈安那个商户子,可是这么些天下来,皇上竟然没有一次召见江祈安。
众人本来还在观望的,见皇上这么久都没有问起过江祈安,以为他并没有这么受宠,一个个的心思都活络了起来。
他们早就看江祈安不顺眼了!
于是,江祈安发现,自己的事务突然多了起来。
一开始他还没当做一回事,因为大家都很忙。
直到他见到其他人在休息,他瞬间就明白过来有人在针对自己。
江祈安当即就去找了翰林院学士,曾有仪。
这曾大人并不属于这两派之人,反而与方敬先方阁老关系极为要好,这也是江祈安会找上他的原因。
别的不说,至少行事公平。
江祈安向他表明了自己在修季殊传,没有精力去完成别人给自己派发的任务。
曾有仪沉吟了片刻,便应下了。
他打量这眼前这个新晋状元郎,也是感到有一丝惊奇。
他与方敬先交好,自然知道当今对江祈安的寄予厚望,他平常事务繁忙,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江祈安。
但是,在见到江祈安的瞬间,曾有仪沉默了。
他现在很是怀疑当今就是个看脸的。
方敬先是一个,早前本来还有个孟令辉的,而现在,又来了一个江祈安。
一个个的都是相貌出众的......
这让一向古板的曾有仪开始怀疑起了自己的相貌。
“大人?”
江祈安见上首的曾有仪眼神有些飘忽,不由得出声问道。
被江祈安这么一提醒,曾有仪也回过神来,他挥了挥手说:“我知道了,你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