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场在宋庭回去禀报过谢宁之后加速了开工,数千人直奔选址地,赶在县衙招工告示张贴前,做好了所有前期工作,甚至搭起了简易住所和草棚。
至此,所有人马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修建马棚和房屋,一部分择用来开路。
原先到马场的路有好几段太过狭小,不管是为了之后的马匹运输还是以后车粮运输,路都是必须要开的,而且要大开特开。
于是,值此寒冬腊月,在通往马场的这条路上,所有人喊着号子干的热火朝天。
司马监一事,最大受益者,是驻地边关的谢宁军队,因此众人是卯足了力,加之应沈周容要求,为尽快通路,每人每天能领不少赏钱,所以格外火热。
季宝茗带着丫鬟晴岚出府,并未引起丝毫怀疑,只是两人如约来到昌佑酒楼,却并没有见到沈周容。
等待她的是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叫杨锦,小的叫杨森。
杨家姐弟俩为与杨家划清过往,各自舍弃了自己名字中的一字,将一封信交给了季宝茗。
信上只一句话,“予女子学堂以合法。”
是沈周容亲笔。
“恩人说,从今往后,您便是我们的夫子,还说十日后,官府会在城门告示墙下张榜,届时,请夫子前去揭榜。”
天下,既属于男子,同样也属于任何女子
在两个孩子口中,季宝茗听到了女子同属天下的宏愿。
五日后,官府招工告示如愿张贴,不仅如此,附近三县之内,特别是有之前因被山匪劫掠女子所在的村子,不仅张贴了告示,还有衙差吩咐里正,召集村子所有人前往,并清楚诵读告知。
甚至于,在上岭村妇人玉梅的奔走劝说下,曾受迫害的女子报名了近九成。
县衙依照沈周容吩咐,最先一批,招收了数量庞大的厨娘和割草工,将前来报名的女子核查无误后尽数登记。
已收拾好行囊的,当天就派人送到了马场,并安排了住宿和活计。
未收拾好行囊的,分发官府令牌,给一天时间回家收拾,于第二日傍晚在各自县衙集合,连夜送去马场。
而对于前来报名的男子,则多加了考核,依沈周容要求,家中富裕且年轻力壮者,劝回。
有店铺经营稳定收入者,劝回。
识文断字有一定才学者,劝回,并勒令其为来年乡试县试做准备。
品行不端屡教不改者,劝回。
殴打妻女,不孝父母者,劝回并予以警告。
……等等
整个招工进行了五日。
相比之下,男子招收则少了许多,且年龄跨度相差也十分大。
有大半是孩童,年轻者略略几个,年老者,且行动便利之人七八人。
五日后官府换了新贴的告示——为司马监招夫子。
附近三县夫子并不少,可很多人看到招收条件第一条时便纷纷止了步。
第一,要熟练蛮语,并能熟练书写。
第二,才学需得过硬,为此增加了府学卷试以及堂试。
第三,授课学生为司马监所有人。
司马监所有人,首要便包括了谢宁军中的人,第二为男工,第三则是所有女工,说直白一点,便是里面喂马的,割草的,做饭的厨娘等全部都在授课之列。
第三点一出来,几乎所有人都退了步,无他,许多读书人,甚至是有些学问之人,对于女子读书一事皆从骨子里不认同。
更不用说要去教那些喂马做饭的草夫厨娘,认为是辱没自己。
季宝茗迫切的想知道沈周容到底请她要做什么,于是在这一日张榜时,早早来到城门口。
却不想一条条看下来,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加速,几乎是在所有人异样的目光里,举着自己颤抖的手,成了三县内唯一揭榜人。
她于这些众人唾弃的条件下,窥见了女学的曙光。
司马监建造一事超出预料的好,大事既定,沈周容便决定启程,出来这般久,当初她因逼宫一事不得已出宫,而今得知当初之事本就是一场阴谋,有些事也该她回去问清楚了。
在众人尽数围在告示栏前时,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悄悄驶过了城门。
长青撩起马车侧边的帘子,沈周容只看了一眼便嘴角带笑,“这里的百姓,也该迎接他们的繁荣了!”
“夫子夫子,是恩人!”
仅仅抬眸一瞥的间隙,被正好朝这边望过来的杨锦发现,于是忙拉着季宝茗的衣角,欣喜的指给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