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天关城处正有好戏上演。
数日之前,戚潇竹拿下了玉城,并俘虏了不少蛮族人。在经过一系列的盘问之后,他们从蛮族人的嘴里得到了有人泄露城中布防的消息,若非如此,当时的玉城也不会这么快便被攻陷。
事关重大,她与韩志商量了一下,便决定严查此事。不止玉城和天关城之中要查,还有邻近的蛰城也要查。
但蛰城的人仗着李群玉的名头横行霸道惯了,自然是不肯接受他们这般无中生有,并反过来指责他们是打仗把心打野了,想要染指别的城池,对大尧别有二心。
他这借口当真严重,若是这次在场的只有韩志,说不定还说不过这蛰城的郡守。
最开始的时候,蛰城往军营中送了信,一番指责说他们越权。韩志有心想要反驳,再不济便强行将蛰城翻个底朝天,总有能用的上的办法。
只不过戚潇竹拦住了他,劝道:“不要急。”
关于楚微清交代下来的事,忠义侯也知道一些。虽然自从来到天关城之后,他便常常因为戚潇竹的激进与她争吵,此刻却是十分赞成自己孙女的看法。
“确实是急不得,我们手中拿着陛下的手谕,硬搜城也不是问题。不过若是这蛰城的郡守反抗皇命,我们也能趁机将他们一锅端走。”他这么劝道。
韩志勉强是被劝了下来,但心中仍是焦急不已。
戚潇竹懒得跟他们继续掰扯这其中的问题,自顾自走了。玉城刚收回,这里面还有许多事宜得她们协助重建,暂时没这么多闲工夫想有的没的。
过了两日,蛰城派了个师爷过来,说是想就这搜城的问题跟二位将军谈谈。毕竟这蛰城被围起来进不得也出不得,城中百姓多有怨言。
正巧戚潇竹晨练回来,拎着忠义侯传给她的那把长刀走到师爷的身边问他什么事。
那师爷摇摇头,只道:“还请姑娘让你们这能主事的人出来谈谈。”
一旁路过的士兵闻言忍不住哄笑起来,还没等他们出言损两句,便又被戚潇竹一个眼刀吓住了嘴,纷纷摇头跑路。
刚开始他们也跟师爷的态度差不多,觉得戚潇竹一个从京城来的小姑娘能做什么,不过是仗着她外祖忠义侯的名声,骗得陛下让她出来带兵罢了。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起码有人带兵马粮草过来,还带了忠义侯这么个老前辈,守着城池应该不成问题。
他们都笑戚潇竹定是吃不了苦的,会闹着回京城去。
但是等啊等,戚潇竹的笑话他们没看到,反而是被按着揍了个遍。再后来便是戚潇竹悄悄带着兵马出城打伏击,之后大家每天都能听见忠义侯声如洪钟地叫骂声。
“这么看不起咱小竹姐,肯定会被收拾的。”有人小声吐槽道。
另一人附和:“对,看来再有两日就能去蛰城玩了。”
戚潇竹又不是聋子,自然听见他们小声闲聊,不过她向来都是懒得管这些。只朝他们抬了抬下巴,说:“闲着没事就过来,送他回蛰城。”
一听有事做,两人立刻跳了起来:“得嘞,保证将他平安送回去。”
那师爷挣扎未果,竟是一句正事都未说便被送了回去。
韩志正抱着手站在营帐外,看着戚潇竹两句话便将人送了回去,不禁感叹道:“咱戚姐真厉害,换我还得听他在哪讲大半天歪道理才能送客。”
自从离了京城,戚潇竹便连装热络都懒。她白了韩志一眼:“谁像你似得,路过的蚂蚁聊天你都要听两句。”
说着,她推开了碍事的韩志,自顾自去找布擦刀去了。
又过了数日,蛰城已经被围着。城中怨声载道,蛰城郡守陆止只好亲自出面去找那两个将军商谈。
他这次谨记着师爷吃的亏,没有无视戚潇竹,但等他发现要和自己谈的人是戚潇竹不是韩志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垮起脸。
“这般大事,戚将军如何能一个人做主。”他委婉道。
戚潇竹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了楚微清给她的手谕:“如何,我有资格了吗?”
当着圣旨的面,陆止也不好再说些什么,只能捏着鼻子问她到底怎么才肯退兵。
看郡守这般配合,戚潇竹很失望,她还指望这人能说出些什么大逆不道的话,然后直接将他拿下,拿着他的令牌去搜城。太可惜了,这群人真的怂。
“配合一下,搜完就撤。”戚潇竹随口道。
陆止却是不上当:“你说查就查,撤就撤,都是你说了算。怎么能证明你不是屈打成招,让蛮族配合你无事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