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发生什么,咱们一家人都会守护你。”
“我知道的,”她红着眼眶,低低回。
前世,他们至死都将她护在身后。
便是没亲自经历,姜远晏依然可想象妹妹曾面对的一切,心疼道:“那些不会发生的,软软放心,绝不会,大哥明天就开始行动。”
事不宜迟,越快分宗越好,若不是今日初一,布置的人手来不及妥当监视,他等会儿就想去寻侍郎府那边人的晦气去。
“软软,多亏了你,我相信咱们家既然能有这际遇,便能改变命运。”他拍拍妹妹的肩膀,“若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尤其软软,以后一定会幸福美满。”
都已经得了这样的先机和际遇,若是还不能免于难丢命,那才真叫窝囊。
他姜远晏就算是废,也不做窝囊废!
看着激起斗志的大哥,听着他的励志之言,姜沅宁的心情也快速拾起飞扬。
只要有希望,有光,便努力向着未来前行。
……
初二,女子回娘家。
姜沅宁一家在初二这日皆回了云氏娘家,只因肖氏娘家人都不在京城。
肖家祖籍现为鲁地,经过天灾逃荒落户一个小镇,独门独户靠着几亩薄田,供养出肖家外祖。肖外祖这寒门农子出身,先做了几载偏远山区县令,娶同窗堂妹为妻,也便是肖外祖母,后几经调度,在肖氏十岁左右才到京城。
肖外祖母育有二子一女,另有肖外祖妾室所出的一子一女,肖氏是嫡长女,嫡兄两人,庶出两个皆比她年幼。
肖外祖能有这庶出子女,倒不是他好美纳妾。
时下男子,妻子有孕,或长辈或自己主动或男人要求,多给张罗通房或妾室服侍。肖外祖不是重情色人,更注事业,肖外祖母亦是被教导女则长大,提了自己身边丫鬟为通房服侍,肖外祖也受了。
但肖外祖断官司多,却清楚后宅阴司一样要人命,并不叫通房生下庶子女。
这通房本身就是肖外祖母丫鬟,接受的思想也是服主子忧劳,加上为人本分,就算后来肖外祖母提她做了妾室,称作柳姨娘,名字柳叶的柳。
柳老姨娘被提妾室也一如往前行事,忠心帮衬肖外祖母照顾肖氏兄妹。
肖外祖母其实不止生了三个孩子,还曾掉过一个,有一个生下来没立住,后头身体就一直不大好,柳姨娘一直病榻前伺候。
肖外祖母看柳姨娘不易,特意让肖外祖停了药,让她有个孩子傍身。这柳姨娘也争气,一举得龙凤双胎,却也没张狂,依旧如从前。
而肖外祖母没等到肖外祖回京便离世,那时肖氏还不到十岁,肖大舅也未娶亲,肖外祖没续娶,将后宅一应事交给柳姨娘打理。
外人都以为,这下柳姨娘就算没扶正,也算是肖家当家主母了,可柳姨娘却只隐在后头,让肖氏学掌家。
又因一直以来,肖家大舅走仕途,肖二舅喜庶务,家中产业有肖二舅接手,他自己也慢慢置办了不少产业,到肖氏出嫁时,陪嫁丰裕。
“阿娘想外祖大舅他们吗?”
下午一家子跟云氏从娘家云家回来,让下人都出去,姜沅宁拉着肖氏和云氏说话。
“想,怎么不想,”不知女儿为何忽然问起这话,还是当着婆母的面,肖氏笑着道,“说不想你外祖他们,肯定是骗人的。”
“我也想,”姜沅宁点点头,“我也不骗人。我想去外祖家。”
云氏故意逗她,“莫不是阿宁在云舅舅家受委屈了,想去自己亲舅舅家?”
“当然没有,云舅舅家待我多好,”姜沅宁当然知道祖母在逗她玩,“不过我说的去舅舅家,是说要搬去住。”
云氏和肖氏一愣。
姜沅宁在两人不解中,道:“我还是觉着京城以后不安稳,以后分宗后,咱们家留在京城不好,阿娘,祖母,咱们往北边去,去投奔我舅舅他们吧。”
她昨晚又做了与前晚差不多的梦,心中不安宁。
左思右想后,觉着还是当依照本心,“我就觉着留在京城不好,既然想要改变命运,那流放岭南往南去时凶,何不反其道往北地去,也躲避开京城的纷争,省的不小心就被牵连其中。”
肖氏自然想娘家人,可真要她离开家离京,她却也不愿。幼年时跟随父亲任上,她经历过地方生活,没女儿想的这么简单。
肖氏摇摇头,“在京城外,地方上生活也未必能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