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堵着嘴,想说说不出来,月娥还丫头也没个动静,倒是赶紧说话,或者把她嘴里的帕子弄出去啊!
肖杨氏急的出了一身臭汗。
“到底曾经是亲戚,他们如今落魄,过的很不好,”肖老爷子也不是顾念亲情,仅有的那些血缘情谊早在多年前被磋磨时耗尽。只是长子和儿孙们为官,肖杨氏光脚的,他们却顾忌多,未免因此叫人攻讦。
肖二舅看了父亲一眼,知道他的顾忌,略一顿后,道:“慧娘才回家,还未安顿下来,他们的事往后放放,先将人带回她们住处,叫人看住了。”
说完,不等肖杨氏反应,就叫了几个仆妇来,将人带走。
肖杨氏一家有男有女,并未跟肖氏一家一样住在后宅,如今在前院一处客院中,只是肖杨氏和肖月娥两人趁着府里都去迎肖氏过来后院。她们到底也算是肖家亲戚,两个女子往后院来逛逛,也不能使劲拦着,只是跟着她们的婆子没想到肖杨氏这样闹腾。
得了肖二舅吩咐,那被拨过去伺候的婆子很不客气地就扭住了肖杨氏的胳膊,肖月娥乖觉,不用下人动手就低头快步离开。
肖大舅母主动道:“父亲,是儿媳没管好府中,叫她们冲撞过来。”
肖老爷子摆摆手,“这与你何干,他们能忍了这两天没闹腾,已经不错了。等着叫老二管他们。”
肖二舅也朝肖大舅母道:“这等人一看就是能闹腾的,大嫂面薄,由我来管正好。”
肖大舅母确实少与这等人打交道,但也不是没有手段,但有肖二舅接手更好,遂笑着应下,而后对姜老爷子等人道:“那咱们快进去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姜叔和阿婶你们也好快休息下。”
快到幽州这两天,姜老爷子等人确实赶路急了点,又是过午之后,天气炎热人也困顿,云氏面上带了疲色,笑道:“侄媳客气了,你安排的定然妥当。”
谁家没有些闹心亲戚,云氏并未将肖杨氏方才的闹腾当回事,而且瞧着肖二舅一出手那架势,那个什么堂婶也讨不得好。
主子们叙旧的功夫,肖家和姜家下人已经将行李和箱笼等物抬到院子里,虽然已经是精简了行李,但一家子的行李也是不少,另有下人们自带的行李也早被分开拿到下人房。
肖大舅母给姜家安排的这院子算是后宅比较大的一处了,东西各带一个小小的跨院,不比隔壁肖老爷子的小。
因着姜家人还带了下人,一部分安排在肖家下人房住,还有些贴身伺候的就在这院子的西跨院,冬跨院被布置了给姜沅宁住。
冬跨院不大,但姜沅宁一个小姑娘带了贴身丫鬟嬷嬷们住,并不窄仄,这就得益于北方院落房屋高大宽阔了。
“挺好的,没什么需要增减的,嫂子们费心了,”看了一圈,肖氏笑着对肖大舅母道谢。
“都是大嫂操持的,”肖二舅母笑道,“我可没这样细致。”
“知道大嫂跟二嫂要好,你就不要再炫耀了,”肖氏故意打趣一句。
肖二舅母觉着大姑子也还跟以前一样,就知道她这些年在长安城过的也顺心,“如今咱们又在一处了,往后得更热闹,你们先歇着,日后有的是时间聊。”
大姑子一家初到府中,虽说是到了娘家,可不是当初的长安城家中,这里一切对大姑子也是陌生,当留给他们一家人适应下。
姜家人带的下人足够,也不需往这边拨人,且姜家自己下人伺候的更得用,但肖大舅母还是叫了两个管事来,一男一女,叫他们帮趁着姜家管事的熟悉府内外。
等安顿完姜家这边,肖二舅母与肖二舅回了二房,肖大舅母问身边丫鬟,“阿昱呢?去看看可还在府中,有没有休息?”
“五公子没出府,回了自己院子,”大丫鬟知道自家夫人肯定要问起五公子,特意叫人留意了行踪。
肖大舅母松了口气,“那就好,出去这么久,这次该在家中多呆些日子了吧?”
小儿子常年往外跑,有时候回家一趟呆不住多久又匆匆走了,忍不住埋怨道:“这孩子也是的,正当地找个活做不好么,要不就跟阿祝似得去兵营也成,偏去做什么私镖的活,这走南闯北的多危险。”
最早是游学,也就是在附近,谁知道后来弄了个私镖的行当来做,原还想着二儿子似得入兵营危险,可小儿子这般在外面东奔西跑,动辄两三个月不回家,只靠报个平安信,更叫人惦念。
肖大舅母也只是念叨几句,心中却清楚,小儿子的事不是她能干预的。
“方才只顾着跟慧娘一家说话,也没细看,阿昱这次回来是不是又瘦了?”
肖庭昱小的时候,还曾是个圆滚滚的孩童,后来随着抽条长大,圆润不在,但也算是结实。可这两年,不只是不是身高太高的缘故,肖大舅母觉着他越发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