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传承下来的茶叶和私盐生意,足以让家族世代腰缠万贯,白玉为堂金作马。
但有钱不够,还得有权。
骆家老太爷放话,若是不肖子孙科举无望,就算捐也要捐一个官出来!
“所以骆大人这个四品官,是用钱砸出来的?”桂枝儿倒吸一口气,那得多少真金白银打通上下啊。
“还真不至于。”管家摇摇头。
大梁自天宥年以来,朝堂腐化、积弊已久,可四品官也不是烂大街的白菜。
管家故作玄奥:“适才惊鸿一面,小娘子觉得骆大人面相如何?”
懂了,看脸嘛。
桂枝儿实话实说:“看似英明特达,才学过人。”
“那就对了!”管家一拍巴掌。
骆家虽财大气粗,也知自己儿孙有几斤几两。
只给骆嵩延捐了个普通理事的职位,结果阴差阳错,他因着年轻时格外标致的形象,被荐到府部翰林教书。
“科举都过不了,教书岂不更是误人子弟?”桂枝儿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问道。
“骆家自有妙招。”管家狡黠地眨眨眼,“江南的书生,不是去茶馆清谈,就是去勾栏吟诗。”
花月美人,翰墨棋酒。
骆家只管砸银子,买下书生的墨宝诗词,让骆嵩延“借鉴”。
这一来二去,骆嵩延不仅糊弄上了教书的任务,反而还得以扬名。
桂枝儿哭笑不得:“那他就这么升官了?”
才名过盛,骆嵩延甚至直接被提拔进南苑府,成为书令,还能由自己的下属干活儿,前途一片大好。
南苑府又是杭京所在,官阶比其余州府再高半阶。
就这么着,四品官到手!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这话桂枝儿憋在心里没敢说。
接下来,管家话锋一转,讲起了骆嵩延如何被人发现是个草包的故事。
话说某日,恰逢骆嵩延值宿,南苑知府大人临时需要拟一份奏折,便让他执笔撰写。
奏章呈上来,知府一看,里面有一句赞许的话,“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便道:“晏字犯了名讳,你改一下。”
骆嵩延躬身接过奏折道:“卑职这就回去改!”
知府大人拦住他,说:“不过是略作改动,在这里调整即可。”
骆嵩延当时冷汗直流,支支吾吾半天不能下笔。
知府大人等了半天,还以为骆嵩延是心思缜密,想重新润色。
不料接过来一看……
“他一个字没改?”桂枝儿焦急地坐直了身子。
管家不去当说书人可惜了,她恨不得一边嗑瓜子一边喝茶。
“非也。”管家摆摆手。
骆嵩延吭哧瘪肚半天,改成了个“河清海净”,旁的字都没动。
知府大怒,将奏折扔到地上,愤愤道:“虚有其表。”
直属上司有了这种看法,他的仕途,也就走到头了。
下场就一个:外放!
纸包不住火啊。
桂枝儿心想,也不知大家是否趴在床底偷窥到的,还是以讹传讹,总之这故事本身称得上是缠绵跌宕、一波三折。
“离谱的娘亲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啦。”她听得过瘾,眉眼弯弯。
屋外的雪越下越大,狂风卷着雪花翻滚,似乎要吞噬一切,空气里弥漫着冷冰冰的气息。
此时一名侍从走进来,恭敬行礼。
“管家,刘老爷请桂姑娘去前堂,说是有一桩悬案,想让姑娘帮着参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