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影新闻台:
【都府新闻发言人:根据上一年度的财政盈余状况,经都立法院审议,今年将为每位特别都常住居民普发三千圣丽元现金,发放方式与去年相同,各位居民可直接通过各大银行ATM领取。对于特殊困难同胞的补助,今年延续翻倍发放政策。各自治体还将根据自身财政状况对学生老人,无业者等不同人群增派普发金额。所有普发工作,将在四月底前到位。
太平洋时报记者:李知事上任以来,都府普发现金已连续三年。有人担心这种派现金的方式会推动物价上涨,相对而言通过退税等方式能更有效促进经济活力。另外连续的财政盈余是否表明都府对财政收支的规划不尽完善?财政政策不够积极的现状,是否会影响后续的经济发展?
发言人:如你所说,李知事上任以来对都内财政进行梳理,裁撤冗余机构,重新审核无效基建,财政状况与经济发展得到同时改善。由此带来的财政收支差远超预期,达成了这几年普发现金的基础。普发现金并非圣丽都首创,根据国际与都内过往经验,普发现金对物价影响有限,但因对不同阶级的边际效应不同,相对给富人退税,为促进社会公平带来巨大作用。本届政府对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方面的财政支出依旧大幅增加,岛内居民自担医疗教育与通勤等生活必需费用平均每人金额下降11.6圣丽元,财政盈余来自经济超预期的大幅增长,取消过度基建并不意味着财政政策的收紧。
圣丽新闻台记者:有传闻当届政府有考虑向立法机构提案,将普发现金的方式立法化常态化。请问传闻是否属实?
发言人:都府确有向相关经济学与金融学专家展开咨商。在AI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岗位已被AI与机械所替代,现代社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证所有人不受贫乏所困的基本权力。面对无产阶层在AI浪潮中的失业风险,目前认为普发现金常态化可以作为保障基本人权的政策之一,也可以有效缓解当前的社会矛盾。
丽影新闻台记者:普发现金常态化与救济金翻倍是否会妨碍现有劳动者的权益?是否会成为滋生懒汉的温床?张知事用纳税人的权益普发现金,是否有收买流浪汉选票的嫌疑?
发言人:常态化政策的推出需要听取民众的意见并遵守法治框架,当前的政策首要先考虑继续增加劳动者收入,减少薪资类税收,增加资本利得类税收。我们不认为保护人基本生存与不受贫乏所困程度的资金补助会增加主动失业者数量,相反会为人解除择业的后顾之忧,维护居民自由择业的权力。该政策亦为社会生产力极大提升与提升过程中财富向资本集中的矛盾下噩需推出的人权保障,可有效调节贫富差距,解决诸多社会问题。】
香喷喷的白米饭,有鱼有蔬菜,三个人吃这些在现今的末日世界中甚至都显得有些奢侈。光是品质上乘的大米,都够让人吃上几碗白饭,更不用说还有这么丰富的配菜。
饥肠辘辘的我待传来饱腹感时,已经撑到有些想吐了。要不是觉得这食物太过珍贵,我也不会这么拼命忍住。
好一会儿才喘过气来的我,收拾好碗碟后往塔下走。昨夜涨上来的海潮已经褪去,海塘又露出了它本该有的容貌。好在这座山成为了天然的屏障,所以就算海水将港口侵蚀,除了大海啸那样的灾难,平时足够阻挡海水倒灌入垃圾岛内部的风险。
岛上除了那些废弃的工业瑕疵品,同样也有农业瑕疵品。在海潮褪去之后,民就想办法保存这些食物。要在炎热潮湿的热带海岛保存食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想到最后他能想到的终极办法终究还是将他们播入土地。山坡顶端的小片土壤受海水侵蚀不深所以没有盐碱化,虽然面积不大但足够他生活。再加上岛上不乏小型装卸设备,让他一人就能轻松对付这些农事。
这座岛上只有夏天没有四季,虽然植物生长迅速但也是无法培育出饱满果实的原因。我们在丽影种的那些粮食蔬菜品质一代比一代差,这还是保留了最优品种的状况之下。
这里的状况也差不多,但就算是残次品也是农业区淘汰下来的培育品种,从大陆来的种子种出来的粮食成色也是我曾未见过的饱满。除了食物,还有足够全圣丽人使用的轻工业品。曾经汇聚了各种被人淘汰不用的垃圾集散地,而今却是埋藏着巨大宝藏的金银岛。
“在看什么?”浇完菜地,民问我到。
“那座废墟组成的山……”
“嗯,圣丽之门倒塌后的废墟,已经成为了新的人造山。”
巨大宏伟的圣丽之门是这座岛上的地标建筑,犹如人类创造的巴别塔里不仅是特别都政府所在地还住着比一个中型城市还多的人口。不久前倒塌发出的巨响,灰尘甚至飘散到了四五十公里之外的丽影。而这里离那边更近,自不用说能看到那片比山还要高的废墟。
“那里也有机场,那也一定有空间宽阔的地方,应该还有生存下来的人吧?”都内的三大城市丽影,圣卢娜都形成了幸存者社会。那剩下的都央幸存者应该更不少,而且大多数的政府机构都在那儿……
“如果政府还存在的话,会没人来救我吗?”民说,“这是人造的岛屿,海岸线上那些人工防护设施没人维护之下迟早有一天会被冲垮。那些防波堤一失效,海水会以很快的速度侵蚀海岸线。所以就算没人来救我,我也得考虑尽快转移到海岛的其他地方。为此我试着往南边走过,好不容易越过那些废墟到了北栏山上,看到的只有一片荒芜。农贸中心的石油库已经泄露,漂浮在海水之上的汽油被天雷引燃,连带着引燃了作为城市绿带的东正和西清两大森林,整片都央区都在大火中燃烧了三天三夜。就算有人在大海啸中幸存,也肯定会有人在那场大火中逃出来。而事实是,一个人都没有。”
“如果是那样的大火,会加速建筑的老化。所以声称百年不倒的圣丽之门也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倒塌。”阿吉跟着分析到,“你真的有想过离开这里吗?”
“当然,在这里生存也只是权宜之计。”
“那样的话,要跟我们的船去美洲大陆吗?你一口一个美国人,应该对美国很了解吧?对我们以后落地美国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船?”民的眼中露出了一丝亮光。昨夜的交流之中我们已经充分交换了身份和信息。他也已经了解了阿吉船队的来龙去脉。只是这会儿才提及邀请他一事。
“我们的船停在丽影港,就算你想要继续居住在这岛上也还是尽快去那边的比较好。就像你说的,这岛的土地很快会被洋流侵蚀,所以这个废弃都市的结局也很可能会回到这个都市的起点丽影。丽影山是天然形成的休眠火山,和人造陆地不一样地基坚实,看来也只有那里可以长久存在下去。”
“那里还有一个千人左右的幸存者社区。虽然有了新选举的临时政府但物资却很匮乏。不仅不像这里充裕,而且你的劳动成果还有相当一部分要与他人共享。”
“这不就是人群居的意义?与人分享互相帮助才能生存,只要有公平的契约就不用陷入贫乏的危机感。我在这里也只是正好成为了唯一的幸存者,这些资源并不属于我,本就应该属于所有的岛民。”
“公平的契约?那就是我们在努力修复的法律吗?”
“你们不愧是值得活下来的人,我们已经不可能再等文明时代的政府来救我们了,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组建出新的文明,只有你们做到了这一点。”
总而言之,他是下了决定与我们一同踏上回丽影的旅程。但我还是有一些不确定。
“太好了!我们整理些有用的东西顺道带回去吧?步行虽然带不了多少东西,但也可以解决一些自己的生活问题。也可以为卢民去新地方生活打些基础。”
“但是,我们真的要这么快回去吗?”看他们开始动身的模样,我又不禁有些犹豫。
虽然被冲入海里的生存几率渺茫,但站在这个山头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不断向海上张望。如果我们要动身走上归程,就意味着放弃援救昊。
“也没有这么快吧?想要回去就得收集材料做出新的船来。如果等船修好了昊还没有回来,那我们在这里等也会变得没有意义。”
“不,我还有更好的东西。”民说了一声继续往山下走。那两人急匆匆的模样,让我也只好跟着他们前去。
民带着我们走到了一个格外大的仓库,和其他被海水冲垮的仓库不一样,虽然也是高硬度树脂板搭成的建筑,但却显得格外完好。似乎是经过了精心的修缮。打开门后里面的规模比看起来还要宽广——那是一个车库。
车库里停着不少车,光从外观看都经过了保养。“这些是被淘汰的车。Transpitite系统普及后,私家车的使用数量就急剧减少,不少淘汰下来的二手车还没等到新主人就被开进了报废车场里。”
“可是车不都有智能系统吗?”
“这些车的年纪可以追溯到物联网普及之前,甚至不需要电,只要打火就可以启动。垃圾港作为资源中转港也有废油重炼厂,那边的仓库还有充足的汽油供我们使用。有了这些车,我们一天就能往返丽影和这里。”
“那也想得太乐观了吧?这岛上的建筑密度太高了,原有的道路都已经缺乏养护不说,绝大多数都已经被建筑残骸所覆盖。走陆路根本就不通,不然我们怎么最终选择了海运环岛?不仅麻烦危险,而且还丢失了一名同伴。”
“如果是这台越野车倒也可以一试。”阿吉走到了最里面的那辆车身边说,“刚刚大火的事提醒了我。因为是二十一世纪才开始规划的城市,所以也格外注重绿带的建设。之前看的地图都央市和王城区都有一片连起来的森林,有了越野车可以从森林地区南下。因为大火所以森林被焚烧后也肯定变成了一片平地。通过这片森林就可以直达圣卢娜。和Commander一战我们已经摸清了从圣卢娜到工业区的道路。到了那里就可以和老巫婆的队伍汇合了。”
“可是……”
“明天。明天就是昊失踪的第三天了。过了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
“他也有可能随着海浪漂流到哪个海岸了呢……”
“别被自己的侥幸给骗了!”阿吉喊住我说,“现在不是救援科技发达的文明社会!丽影城里还有近千名缺衣少粮的人在等你回去。而你已经成功找到了他们托付给你的希望了不是吗?你难道要为了一个人而放弃这么多人吗?”
“我的命是昊救的……”
“你的命是城里的大家救的!如果没有他们找来食物和药品,纵使有那朋友陪伴在你身边,你也能坚持到醒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