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春屑 > 第114章 第 114 章

第114章 第 11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从火车出来的一瞬间,我被一股陌生的寒冷团团围住。木兰天气晴,有二级北风,温度较低。但这和老家的冷不是同一种,它更绵柔,没那么刺骨,就像车站南方延绵不断的雪山。

我没来过木兰,所以花了一些时间适应这里的天气,在出租车上也扣紧衣扣。叶丹青穿得比我少,却说不冷。她二十年没回来,身体里沉睡的旧日记忆,却被一阵北风逐渐唤醒。

家乡的天气像刻在基因里,发出的声波击碎了埋葬过去的泥土。幸福和痛苦都属于家乡,两种感觉纠缠不断,塑造出叶丹青脸上怀旧又悲哀的神情。

她紧绷的脸孔终于在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放松了,司机是本地口音,一路与我讲着市内好吃好玩的,还有哪座雪山最值得一看。

“这几天不冷不热,天还晴,过段时间就要下雨了。你们是外地人吧,我们这里最好吃的就是……”

他以为我们都是游客。的确,叶丹青的乡音早已荡然无存,司机问她是哪里人,她笑笑,说,外国人。

三月末,江南已经草长莺飞,而这里的春天步伐小、步调慢,一切都像才苏醒。我们站在小区门口的告示牌前,上面贴着一层又一层破旧的传单,打了一上午电话,才找到一套合适的房子租下来。

不知道要在这里待多久,所以一口气租了三个月。房东问我租房目的时,我拿出了提前编好的谎话:“辞职了,来这边gap一下,放松心情。”

房东是个四五十岁的女人,笑着说搞不懂年轻人那一套,她们那个年代哪有工作累了休息三个月的。

谈好了价格,当天下午就交了钥匙。屋子里什么都有,上一任房客还留下不少日用品。

房子有两间卧室,大的很亮堂,小的能看到雪山,叶丹青小时候住的就是这样的房间。她家的旧房子在这栋楼后面,从厨房能看到它的阳台和客厅,玻璃上还贴着褪了色的福字。

小区是八十年代建的,最初住在这里的大部分是化工厂员工,在当时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好房子。

河对岸新建了不少小高层,除此之外这座城市就像站在时光的背面,依然保留着过去的风貌,只是更荒芜了些,因为年轻人大部分都去外地打工了。

城里的河水已然开化,雪山融水奔腾不息。两个人心事重重,天刚黑就吃完饭休息了。我们心里既不安又烦躁,尽管真相近在眼前,可我们和它之间似乎还有层层无形的阻力。

来木兰前的一个月,我们的生活鸡飞狗跳。叶丹青辞职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英国那边,詹妮弗的情况越来越差了,几个有意捐献者做了配型,可都没有配上。维克托正为叶丹青没有去纽约而高兴,以为她要乖乖回伦敦,不料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急忙打电话来质问。

“你真的不回去看看她?说不定她很快就会……”我问。

“不回。”她很坚持,但并没有对我说原因。

叶丹青这边没什么动静,古家倒是派了古时雨和古楠去英国探望了一番,合了一张影发在网上。

做秀,我心想,这组合倒是稀奇。

古楠脸上还贴着创可贴,可能容貌的破损阉割了他的自信,他笑得很勉强,头发也没打摩丝,萎靡地贴在两侧。

站在维克托身边的古时雨,一身深蓝的高档西装,头发是漆黑的大波浪,有点像赵雅芝,气质非常好。

在叶丹青提出辞职的第十天,古峰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出马请叶丹青吃了顿饭。

我担心是鸿门宴,无奈找不到任何理由以及身份和她同去,她也绝不同意我在古家人面前露面。

古峰无非威逼利诱,叫她别轻举妄动,尽快回伦敦探望詹妮弗,然后和古楠完婚。因为詹妮弗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米拉和楠结婚,获得幸福”。

叶丹青不信詹妮弗能说出这些话。就算詹妮弗真的要死了,也轮不到她叶丹青先得到期望和祝福。

尽管被丑闻搞得焦头烂额,古家还在打叶丹青的主意。如果古峰真的和叶丹青父母的死有关,必定会阻挠我们的木兰之旅。

段岩只能在大面上牵制古峰,他们更多的是生意上博弈。对于一些详细的情报,还是需要一个内应。

我们同时想到了一个人,利用得好,他是帮手,但利用不好,他比敌人更可怕,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他在古家内部是不是有靠山,也不清楚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不过我手里正好有他想知道的信息。

我和叶丹青商量了一下,决定下一步险棋,反正无论如何,古家人总归会知道叶丹青去了木兰。

一个周末,我们和他约见在一家咖啡馆,见到我时他有些意外,显然没想到我也在这。

“别来无恙,两位。”戴星野挑挑眉毛。

我们坐在窗边,叶丹青抽烟的样子很像电影里不耐烦的反派。她也不拐弯抹角,很快说明来意:“我打算去一趟木兰。”

“想通了?”

“匿名邮件是你发的,你知道什么可以告诉我。”

“只是听说,不确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