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早上,几个小孩在南方嘉木城里吃早茶。程松直和孟承云像从来没见过吃的一样,什么都点,虾饺、肠粉、蒸饺、凤爪、叉烧包、烧卖摆了满满一桌,方韵言看了都觉得震惊:“吃得完吗?”
尤嘉楠靠着椅背,非常放松地放下菜单,淡淡道:“早茶当然吃不完啊,我们吃到中午吧。”
剩下三个人面面相觑。
“我们为什么不去你们家酒店吃啊?我觉得你们酒店的好吃一点。”孟承云边吃边问。
尤嘉楠慢慢地喝了口茶:“不想被我爸说东说西。”
“我们边吃边说吧。”方韵言夹起一个虾饺放进嘴里,他们是之前选出的四个辩手,商量好了辩手顺序,今天主要是梳理一下逻辑框架。
孟承云是一辩,负责立论:“我是这样想的,歌词是一个文字形式的作品,而且它有韵律,注重艺术上的美感,所以,歌词属于文学作品。”
“注重艺术美感不代表具有艺术美感,要严谨。”尤嘉楠依旧是淡淡的。
“那就具有。”孟承云择善而从。
“立论太薄弱,很容易被驳倒。”
程松直道:“我们先界定文学作品的概念会不会好一点,从广义来看,传记、新闻都可以算作文学,歌词当然也算。”
“狭义就不一定了对吗?不要让你的概念出现复义性,否则很容易被抓漏洞。”
方韵言暗暗感叹,尤嘉楠的思维真的敏捷且缜密,孟承云和程松直的那些话,她要思考过才能回应,但是尤嘉楠几乎不需要额外的思考时间。
尤嘉楠抿了一小口茶,道:“我们要有一个统一的观点,这个观点必须贯穿整个辩论过程始终,尤其是自由辩论阶段……孟承云,你看什么?”
这家早茶店在N市甚有名气,每天都有不少人来吃早茶,今天周末,大堂里的桌子三分之二都满了,见到熟人不奇怪,但孟承云的神情不大轻松。
“别往那边看。”
都是叛逆期的小孩,孟承云越说不要看,几个人越是伸长脖子,非把那头看个底掉:“卧槽!那个是不是初中一见到楠楠就逼逼赖赖的小胖子?老子没打怕他?!”
说话的是程松直,他左右瞄了几眼就看到一张十分脸书的面孔,他口中的小胖子,也就是初一军训在厕所里说了“有爹生没娘养”后来被他揍了几拳的软蛋,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
尤嘉楠转回头,稍微侧了侧身,让孟承云挡住他。孟承云会意,跟着挪了一下位置,把他挡严实了。
这里只有方韵言是不知情的,问:“他,跟你们,什么仇什么怨啊?”
孟承云指指尤嘉楠:“主要是跟楠楠啦,他们一个小学的,他们家跟楠楠他爸有生意上的竞争,那个死胖子就一直针对楠楠,讲话很难听。哎,他就在我们学校,妈的感觉这三年都逃不掉。”
“他那个成绩怎么可能?”
“钱给得够多就行。听说本来要塞到一二班的,但是你爸和叶老师死活不肯收总成绩没到A+的学生,后来塞到五班了。”
程松直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他不是很爱讲闲话吗?我们也讲他闲话好了。”
方韵言斜睨他一眼,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他被程老师打的画面。
闲话是在期中考试过后大面积铺开的。如果说第一次月考没考好可以用没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来解释,那么期中考试没考好,可就是明明白白的实力问题了,尤其是连着两次没考好的,在弱肉强食的三中免不了被嘲笑的命运。
而尖子班里没考好的,则更容易遭到白眼与嘲讽。
老师们不是第一次见识这些场面,只是这回闹得似乎有点厉害,连某某某是走后门进尖子班的都给挖出来了,连同学生的背景都一清二楚,搞得学生和家长怨念颇重,老师们也担心这么下去,普通班的学生会有偏激的想法,于是在这周的会议上强调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