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从宁国府中回来,并无甚精神。
他坐在房中,只顾发呆。
可巧湘云来寻他玩,见他这模样,略一寻思,就捂着嘴笑问:“二哥哥,你这是怎么了?看着闷闷不乐的。难不成又和林姐姐吵架啦?林姐姐不与你玩儿,我来与你玩!”
宝玉看了看湘云,叹道:“哪里就和林妹妹有关了呢?”
宝玉说着,请湘云坐了,再与湘云细说。
“我方才见了琏二嫂子,与她一起去了东府瞧小蓉媳妇。都说小蓉媳妇病得厉害,我去看她时,见她的精神比前几日又差了一些。”
湘云忙问:“可有请大夫两瞧?”
宝玉又叹道:“珍大哥哥请了不少大夫来瞧,还不见有什么起色。琏二嫂子在她面前,还不敢说什么,便是我问,她也只管拿话哄着我。那小蓉媳妇可好的一个人,怎却又如斯命苦?还有她那弟弟鲸卿,若没了她这姐姐,可又要如何呢?”
湘云劝了宝玉两句,因见宝玉仍是恹恹的,就从宝玉房中出来,要寻黛玉了。
黛玉这会却在梨香院里,与宝钗、薛王氏一起看外头伙计送来的笔墨纸砚。
那伙计送东西来时还说,都是薛大爷交代的,让姑娘先用着,若觉得好了,日后还让人送来,若觉得不好,他再挑些姑娘喜欢用的。
薛王氏因问黛玉,可有什么喜欢的,尽管先挑。
薛王氏素日里就喜黛玉,又怜黛玉寄人篱下,终不如在自己家方便,更对黛玉心生疼惜。
今薛蟠住在林家,得了林海照拂,学问大有长进。
薛王氏不懂文章,也看得出薛蟠信上字迹越来越工整,薛王氏更疼黛玉一如宝钗。
黛玉略挑了些东西,就听得外面有人喊:“云姑娘来了。”
话音未落,湘云已急匆匆进来问:“林姐姐果真在这里?”
黛玉闻言,忙起身笑问:“可是出了什么事?”
薛王氏和宝钗见她急切,也不便让坐,只都起了身看着她。
湘云笑道:“我没什么,只二哥哥今儿到东府那边探望病中的小蓉奶奶,回来后总闷闷不乐。我劝了两句,也劝不动,又怕二哥哥总这样,惹得老祖宗他们担心,我才想找林姐姐,看看林姐姐有什么办法?”
黛玉忙推宝钗。
“这事可不当找我,还是宝姐姐能劝人,若宝姐姐也说上那么两句,不知比我说话管用多少呢!”
湘云喜道:“那可要劳烦宝姐姐也陪着走一趟了!”
宝钗一把抓住黛玉。
“这颦丫头一张嘴,最会编排人。我若去时,你也需得同去才是!”
三人说定了,又与薛王氏辞行。
薛王氏也恐宝玉忧思过度,并不留她们,还要她们快些去陪宝玉玩。
那宝玉虽牵挂小蓉奶奶,然见黛玉、宝钗、湘云三人都来了,彼此说笑一通,他也渐将此事放下,不复时刻萦绕于心。
如此又是一些时日。
湘云到底是史家的姑娘,在荣国府略住了些时日后,就被婶婶派人接回家中。
宝玉日里还得上学,黛玉日间闲暇,更多与宝钗、探春等姐妹作伴。
然黛玉本性懒与人共。
探春是个利落人也罢了,好歹也能与黛玉谈天阔地。
那迎春却温顺近乎懦弱,便自己房中有什么事,也多要闹起来乐,就住她旁边的探春看到,帮着辖制一二,才不致使她房中生出什么事端。
惜春未被贾母接到身边前,在宁国府中跟着兄嫂过日子,可她那兄长只顾自己玩乐,嫂子也不怎么理会她,她便养成了冷眼旁观的习惯。纵然住到荣国府中,也带了几分冷情冷性。
黛玉与她们相处,虽然和睦,但总不及和宝玉亲近。
幸而还有一个宝钗,解了她不少的闷。
偏那宝玉也常夸宝钗,黛玉就添了恼意,纵心内承认宝钗的好,总不肯多做表露。
宝钗早对黛玉留心,又有薛蟠与林海的关系在,她对黛玉又与别个姐妹不同,偶见黛玉耍小性,也多一笑而过,倒让黛玉自觉没趣。
转眼间却又有扬州来信。
这次走的却是贾家的门路,说是林海病重,要黛玉回扬州。
黛玉在贾母处听得噩耗,几近晕厥。
贾母将她搂在怀中,心肝儿肉地喊着。
宝钗听闻消息,与薛王氏赶来时,王夫人、王熙凤、迎春姐妹等,都已到了。
黛玉满面泪痕未干。
贾母红着眼,吩咐下人,要替黛玉打点行装,又要贾琏送黛玉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