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上次请黛玉帮忙劝宝玉读书,黛玉却要与她翻脸,她只道黛玉不愿如此,今听黛玉口吻,分明又另一番文章。
她正寻思,忽听黛玉叹道:“他已去了,你何苦还在?”
紫鹃本待宝钗亦离开,好劝解黛玉,莫让黛玉为与宝钗间的事平添伤感,倒影响身体。
黛玉此话一出,紫鹃忙在旁侍候着,也不多言,只听着罢了。
宝钗却被黛玉的话问呆了,直直地瞧着黛玉,也不知答什么才适宜。
黛玉冷笑一声,本要再拿话刺宝钗几句,好叫宝钗知道,宝钗这般终日围着宝玉转,又有多少不合适。
偏宝钗忙着看她,她不过抬眸望向宝钗,就见宝钗眼里全是自己。
黛玉不觉脸上一红,先前的话也说不出口了,唯有假意喝茶。
宝钗却渐渐会过意来,亦不觉红了脸,却是伸手往黛玉腰间挠去。
黛玉猝不及防,又最怕痒,被她这么一碰,已是浑身无力,唯有笑着倒向宝钗,虽要推开宝钗,却正无力,唯有用眼看紫鹃,要紫鹃来救。
紫鹃方要上前,宝钗手上力度已更轻了几分,只搂着黛玉叹道:“你果真是个多心的。我本以为我与你说过,你也就不疑了,谁知道你还想着那个呢?按我说,女儿家最不该读那么多闲书,只听你们珠大嫂子说的,将那《女四书》、《列女传》什么的看一看也就罢了,还不必你如此多心呢。”
黛玉此时也知宝钗已懂自己恼的什么,更是臊红了脸。
她推着宝钗,可手上全无力度,哪能真将宝钗推开?无非向宝钗表个态度,好叫宝钗知道,她并不喜宝钗如此说话。
只是黛玉也知道,自己年龄尚小。她们这般未曾婚嫁的女子,哪里真的好意思随口就将婚嫁的事摆在嘴边?
黛玉先前无意中听到了下人们说宝钗金锁上的话,后来却又无意中听得薛王氏曾与王夫人说,宝钗这金要找一个有玉的才能配。
宝钗现在还是待选之身,不能随意婚配。可宝玉比宝钗小了好几岁,等宝玉大了,宝钗若不能选中的,又或者不需要再去选的,可不就到了婚配的年纪,正好与宝玉谈婚事?
若只如此也罢了,黛玉又见得宝钗每每来和姐妹们玩,又和宝玉说话,更常规劝宝玉。前人有诗,“悔教夫婿觅封侯”,可丈夫乃女子终身依靠,若丈夫并无本事,又如何再过日子?宝钗若当真无意宝玉,又何必要如此在乎宝玉读不读书?
黛玉心内越如此想,就越恼,好端端的宝姐姐,何必要如此为这些事筹谋呢!除了宝玉,难道就没别人了?宝玉不肯读书,宝钗要个封侯的夫婿,难不成还找不到一个读书人不成?
她这番心事说不出口,只能自个儿赌气。
如今听宝钗拿她前儿那些事来对她,她就知道宝钗也懂了她为金玉良姻而恼,不由再一番叹息。
终究宝姐姐与别人不同,竟如此也能猜到她的心事。
只一点,她却仍不知宝钗懂与不懂。
宝钗仍在摩弄着她,她便抓了宝钗的手。
“宝姐姐,你可还记得那日宝玉从学里回来,写了几个字,就要你我看呢?”
“哪能忘呢!”宝钗的手被黛玉攥着,只能低头看黛玉仍自红着的脸,“那日我看他的字还有些地方写得不够好的,偏你夸他写得不错,让我都没办法再说了。”
后来宝钗也看过宝玉写的其他字,倒却是写得好了不少。
“难得他正想写字,你若不说他写得好,偏说他哪里还要改,你道他是真听了你的,一一改过来呢,还是只因你这般一说,他却连这几个字都不爱写了?”
宝钗被黛玉问得哑口无言。
以宝玉之脾性,正欢喜着呢,却被人泼了一头冷水,哪里还想再来?以后都不再找宝钗问也罢了,只怕干脆将笔丢开,除了功课必须要用到的那几个字,再不肯多写几个也是有可能的。
黛玉再叹道:“你要劝他读书,还想我劝他读书。我却问你,他本就不愿的,难道会因你如此一劝就听?不过是与你生分罢了。宝姐姐,你、你……”
黛玉仰头,看着宝钗,竟是好半晌说不出后面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