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维斯虽然想一口答应,但一贯谨慎的作风让他含蓄地说:“应该有时间,谢谢你邀请我。”
“钥匙和邮件。”林时把东西交割好,和艾维斯互相道别后回了自己家。
她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看起阿利的小说,小说名很直白《我的青春年华》。
那必然涵盖了部分阿利的个人经历,不知道她是将那些过往变了形貌揉入故事中,还是如实记述。想到阿利所说的话,像是一种预告般,把林时猜测的天平倾斜向后者。
从第一段起就是第一人称视角,完全由阿利的口气,从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高中开始记述。阿利的文字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不管是高兴还是悲伤,都让人觉得痛苦,但那痛苦又是如此让人怀念。
整本书只有15万字,林时只用了一个晚上就从头看到了尾。
关上电脑,林时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书很好,起码在她看来绝对不逊于上一本《飞翔的派》,上一本时间止于初中,整体基调是轻松的,小烦恼也显得可爱。而这本却不一样。
阿利用作家敏感的触角探知世界和自己的内心,完全不避讳地描述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内心的幽暗。她自信满满地进入高中,但一次次发现自己的平凡甚至平庸后痛苦不已,对那些天之骄子怨恨又羡慕,忍不住在背后给他们下绊子,但结果总是无伤大雅,万众瞩目的人依旧闪闪发光。
小说节奏很快,时间一直记述到大学毕业为止,所以说林时也成了她笔下的一个角色,她用了代称,林时一开始都没有对应到自己身上,直到L小姐和球队副队长开始产生情感纠葛。
阿利笔下的自己是那么陌生,浑身笼罩着光环,是让作者羡慕嫉妒的存在。何况她还“轻易”地得到了阿利最关注的副队长的爱,成为了她曾经幻想过的童话故事中和王子有美满结局的女主角。
她写着:“整个上学期,每次看见L对外物满不在乎的脸,看见她目标明确地在篮球馆和图书馆之间穿梭,看见球员们对她的格外关注,我就嫉妒地想扔下所有工作离开,让她更累,让她出错,卑劣地希望她会因此而受到教练的训斥。而我确实这么做了几次,收效甚微。一次寒假实习中,副队长私底下警告我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我们第一次站的这么近,我想拥抱这个闪闪发光的存在,又想狠狠推开他冲他怒吼,他根本没注意过我,连我们是高中同学都不知道。但是过去几年经历的一切让我只会本能地用良善和平庸伪装。时至今日,L都不知道这一切。我希望她永远也不要知道,她是个好人。”
全文如此,阿利对自己的内心活动没有丝毫美化。
林时陷在回忆中许久,回过神来后自觉并不怪阿利,谁没有点阴暗的思想,敢于剖析自己的内心并如实写下来已经胜过绝大多数人了。
书的内容质量也没有问题,林时能在阿利的叙述中找到许多有同感的描述,这将使得她的翻译工作事半功倍。但现在的问题是,她要不要翻译这本写了自己也写了罗伊(她觉得自己完全不是书中记述的那么完美,反而过得相当痛苦,和现实出入甚大)的书籍。
万一出版,读者会怎么看?他们所关注的重点还是书籍本身吗?
然而明天要上班,没有很多时间供她纠结思考,奔波了一天的身体比精神更先一步感觉到疲惫。林时钻进被窝,把一切事都撵去了明天。
第二天是新的一天,新的她开始痛恨昨天的自己为什么没有考虑好问题。如此日复一日,被繁多的工作麻痹,或者说作为借口,林时一直挨到乔迁庆宴当天都没有跟阿利联系过。
第一个到来的是巴顿一家人。布朗先生夫妇亲切地抱了抱她,送上一份礼物。
整套带金边的厨房餐具,杯盘碗盏到水壶都一应俱全,布朗太太说:“我觉得你应该需要。”
“非常感谢,真的太好看了。”这是份用心准备的礼物,价格没有太超过,又很合适,合适得让林时时时刻刻能从布朗一家体会到家的温馨,“我买了蛋糕,做的是江国菜,也有赛蒂亚传统肉食和炖菜,招待不周,你们随意取用。”
布朗先生率先尝试她的家乡菜,非常给面子地夸赞她厨艺精湛,夸得让林时都不好意思起来。
她出去拿刚送到的生鲜,巴顿跟了出来。即便是秋冬季节,他穿的也和林时不在一个时节一样,又少又薄,却不觉得冷,薄毛衣下是鼓胀的胸肌和臂肌。
“这个给你。”他将一个礼盒从身后拿出来,大小和披萨盒差不多。
“你家不是送过礼物了?”林时不收。
“是我自己送给你的,收下吧。”不知道是不是室外确实冷,他脸上有了红晕。
林时刚要打开,艾维斯从隔壁出来,朝她微笑致意,手中捧着一大束紫色鸢尾,几步就走了过来。
“在聊什么?”
“拆礼物。”礼物盒里面是个扫地机器人,她感慨道,“好实用,谢谢!”
“我的礼物。”艾维斯把花和素雅的盒子交给她,也不进屋,等着她一齐拆开。
“笔记本?”林时拿出礼物,真的是一本笔记本,不是电脑。
艾维斯笑着示意她打开看看。
他们旁若无人的交流让巴顿觉得自己的存在很多余,他想回去,却又好奇艾维斯的礼物是什么,是不是比自己的更符合她的心意。
于是他看到林时翻过几页纸后,异常吃惊地抬头看向艾维斯,兴奋肉眼可见的从身体泛动到皮肤表层。
她刚才拆他的礼物时没有这样激动。
巴顿不甘心,但他知道自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