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如今正是好时节 > 第123章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第123章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过几日的功夫,她觉得李洲的白发又多了许多,“御医是如何说的?”

“不过是普通风寒,只是这么多年从未病过,这一病倒是把他们吓得不轻,夸大了些。也好,现下阿悯也能独当一面,我趁着这病也能好好歇歇。”

李洲这话说的轻松,可李昭总觉得心里难受,“这些日子父亲病着,女儿心中实在放心不下,不若让女儿进宫住些日子到您痊愈,也是全了女儿的孝心。”

李洲笑道,“也好,你在吃食一道上素有研究,自从你搬到宫外,我倒是时不时想念你未出嫁时日日送来的汤羹。”

李昭带着柳允朗搬回长乐宫的事惊了一众后宫嫔妃,这两日里陛下不曾露面,就连太子和二皇子也都拦了下来,唯独见了永宁公主,现下人还带着孩子搬回了宫中,难免不让人猜测是李洲的病是否严重。

先去长乐宫中的是淑妃,见李昭只收拾了些日常用的,笑道,“长乐宫中日日有人看顾,倒是同往日没什么不同,你今次入宫侍疾,要是短了什么尽管开口,尤其是还有个孩子在身边。”

李昭倒也没有客气,直接道,“寻常用的倒是不缺,只是食材上怕要上些心,这些日子我会让人将来日用的食材写下来,还请膳房那边提前备好。”

李昭是在李洲寝殿门口遇上的刘袂同李旸清,见李旸清手里还提着食盒,想必是又被拒了,本想点个头不语,谁知被刘袂拦了下来,“永宁公主,不知陛下身子到底如何,这些日子我同旸儿十分担忧陛下,想着说来看望,谁知不巧赶上陛下歇息。”

李昭转身不客气道,“肃贵妃,父皇现下要静养,怕是您来的当真不巧了,不过是风寒之症,见不得风,其他倒是没什么了。至于二弟,比起来这里送些羹汤药膳的,还不如做好手头的事,朝政上让父皇少操些心才是正事。”

刘袂看着李昭的背影,啐道,“看她趾高气昂的样子!陛下都将柳怀远外放至越州了,她还是这么无动于衷,转眼就为了巴结陛下搬回了宫中,真是冷血无情的人!”

李洲的病养了数日还不见好转,李昭将御医叫到一旁,问道,“按理说风寒三五日也该好了,怎么这么多日还是如此?”

“这……陛下之前夜以继日的,到底是伤了根本,这一次就着风寒全部发作了出来,要想好全,还不能用猛药压制,只得用些温和的药调养着,自然会慢些的。”

御医这般说了,李昭即便着急也无能为力。朝堂之上不知道是不是得知李洲病了的消息,有些人便按耐不住了,在一些小事上频繁与李明悯作对,耽误了不少事情。

李洲当真是放开了手,这些时日甚至也不再过问朝堂上的事,只一味的养病,李明悯来向他禀报时也是兴致缺缺,“这些事既然交给了你,你便看着办就好。”

李明悯看向一旁的李昭,向她求救,李昭笑道,“这么多的事一口气说出来听得也让人怪累的。既然如此,便让阿悯将折子留下来,等父皇什么时候精神好些了,再慢慢看,哪里有不妥当的再叫你。”

李洲这一病断断续续养了三个月才又亲自上朝,不过到底是不如之前了,将大朝会改为十日一次,小朝会隔日一次,由太子和中书门下两省议完,再呈至李洲面前。朝中明眼人看得清楚,这是放权给太子,于是在朝堂上行事更加小心。唯有刘氏一党,越发着急起来,二皇子羽翼未丰,若是陛下有个好歹,怕就再无翻身之地了,行动之间反而没了章法。

李明悯心中有些捉摸不透,疑惑道,“阿姐,父皇到底是怎么想的?自从病好后似乎不像往日那么勤勉了,许多事上都是默不吭声的,我都不知道父皇是个什么态度了。”

李昭也不清楚,只能猜测道,“许是病过一回后,放下了许多负担。你只需知道你所作所为是为百姓为社稷好的就够了。”

刘邈借着李昭干政的事联合言官上奏,其中言明永宁公主身为女子,结交朝臣,更甚者操控储君干预朝事。如此直指李昭倒是少见,更有言明称朝堂科举入仕者中不乏有以色媚人的,其中不少人更是李明悯提拔的。

见朝堂之上掀不起什么风浪,刘邈更是将此事大肆宣扬,搞得长安城中人尽皆知,甚至还有有关李昭和朝中新贵之间风花雪月的话本子传了出来。李明悯知悉后当即便要叫人去街上抓了散播谣言的人,被李昭拦下,“你这时候上街抓人,怕是明日里就要有人说我恼羞成怒了,翻来覆去就是这些用惯了的手法,他们演的不累,我看的都累了。”

“那便这样不管了?”

“找人盯着,查清源头是谁,找人抓了送至官府去,把动静闹得越大越好,该如何审便如何,要是能揪出背后的人,那就更好了!”

“阿姐,会否影响你的声誉?”

李昭冷哼道,“都被人说到这份上了,我要是不做些什么,岂不是成了面团,任他们揉捏?”

李昭自然不止如此,反手让人将刘氏一派中蹦的最欢的几个人有关侵占土地,搜刮民脂民膏的罪证呈到了李洲面前,第二日朝上李洲便发了难,轻则当庭赐庭杖六十,重则贬官。

李洲瞧着下面心思各异的人,警告道,“为官者,利国利民,若是因个人私利而无中生事,挟私报复,朕定不轻饶!京兆尹何在?朕近日听闻京中流传有关永宁的事,甚为荒唐,你在京中行走,竟也不知制止,朕要你有何用?速速查清背后指使之人,严惩不贷!”

李洲三言两语之间,就将此事盖棺定论,甚至言官上谏李昭参政之事提都未提,不仅如此,更是损了几名大臣,刘邈如何能不气,回到府上时对着自己的夫人气道,“都是你那两个女儿无用,竟无一人能拢住陛下的心,陛下心中现在心心念念的还是个已死的人!之前眼见着永宁公主失势,谁知陛下的一场病,不仅又回到了从前,还比从前更盛。”

“老爷骂我也是无用啊,还是想想该如何办啊?到时太子登基,二皇子和我们家都会被清算的呀!”

刘邈咬牙道,“明的不行,我们来暗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