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启十六年冬,也是郑思刚去边关不久,一个叫赵德的年轻人,开始在燕京城里不断的被人们提起。
冬天刚下雪不久,蛮国人便再次犯我景国边境。
据闻将军李成轻敌,与城外作战时险些被虏,是一个叫赵德的将士,带着为数不多的援军,用堪称巧妙的用兵之法,奋勇突围救出了他,也取代李成做了新的将军。
除了兵法战术外,那支军队也不寻常。
听说他们原本是被俘的蛮国士兵,如今收编成了景国军队。
至于那些士兵为什么甘愿为景国效力,一方面是因为景国留了他们性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蛮国建国时间不长,对国土没什么信念。
蛮国慕强,失败的士兵便是弃子,不再有人关注。
这群曾经的俘虏士兵本就没什么家人,如今从俘虏作为士兵再次获得认可,便也甘心为景国卖命。
冬天一场雪过后,边境迎来了漫长寒冬。
蛮人本就适应极寒,但对景国人而言,边境的寒冷,是很多人从未体验过的。
今年的冬天更是难熬。
蛮国人那边冻死的牛羊,数量比往年都多出了很多。
陈瑶每每在燕京城里听到那边的情况,心里总是忍不住想到郑思。
也不知道他现在过的怎么样了?
可每次一想到这里,陈瑶就又把对方努力从自己脑海里驱逐出去。
一个无趣之人,想他做什么。
然后,一边说着对方无趣,一边又不断从自己的账上划拉银子出来。
“把这些钱捐出去。”陈瑶将账本递给冯雨,“跟之前一样,不要用本宫的名义,随便用些名字就好。”
紧接着又安排道:“让那几家布店的伙计抓紧时间赶制些成衣出来,一起捐了。”
***
寒风凛冽,冷风不断的灌入营帐。
郑思与赵德望着铺在桌上的蛮国地图,正商量着破敌之法。
“大人。”士兵端着两件冬衣走近营帐,面色喜悦,“今日刚到了一批募捐冬衣,士兵们穿上好受多了,给二位也留了两件。”
郑思看了眼冬衣,有些冻僵的手摸了下外面的布料,神色微动。
赵德心思敏捷,察觉到了郑思眼里的异样。
等士兵退下后,他好奇问道:“那冬衣,可是有什么不同之处?”
郑思用手抚在冬衣上,轻轻一笑:“是你我皆认识的人送的。”
赵德明白了他的意思,视线不由往那冬衣上看去。
“真是来的及时。”他感慨道,“今年冬天,真是太难熬了。”
“是。”郑思望着冬衣,眉眼愈发温和,“太难熬了。”
赵德看着他异与往日的神色,已然知晓,他们都心悦着同一位女子。
赵德只见过陈瑶一面。
赛马场那年,她站在马场上,呵斥李成停下虐杀之句时,那份心性他是欣赏的。
等看清了长公主的容貌时,更是发现这女子漂亮的让人难以移开眼。
赵德觉得自己就是个俗人,因美人动心属情理之中。
只是这份心意,他习惯藏着罢了。
他也未曾想到,这几年自己最早的几次晋升,除了能力外,也与长公主暗中打点有关系。
等后面自己站稳了脚跟,向郑思提及此事时,对方一笑。
“公主觉得将军是有能力之人,若因没有背景,把担任要职的机会任平庸之人拿去,便太可惜了。”
他就这样,在两人的扶持下,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向上爬着。
直到现在,他只见过长公主一面,还是当年在马场的时候。
甚至与她连话都没有说过一句。
可他还是对长公主念念不忘。
对他而言,那女子如水中月,镜中花,只能留在心里,却得不到。
赵德轻轻拿起属于自己的那件,默默穿在了身上。
或许走的再远一点,是不是就能离她更近些了?
也是从这个冬天开始,赵德的名字在燕京城里愈发响亮。
康启十七年年初,赵德发动奇袭,在冬雪中率领士兵进攻,夺下了前不久丢掉的城池。
第二年秋天,又担任主帅,率领将士主动出击,夺了蛮国人的部分土地。
主动出击,是景国人以前不敢想的事情。
边关遥远,以前士兵马匹都没有这样的体力与耐力。
而如今作战成功,百姓大受鼓舞,慢慢觉得,蛮国人似乎并没有那么坚不可摧,对朝廷的抱怨也少了些。
与赵德开始齐名被提起的,还有郑思。
赵德能力突出,但有今日成就,也跟辅助他的军师郑思有关。
据闻提拔赵德做将军的人,也是郑思。
他在递给天子的奏折里,评价此人英勇坚韧,富有谋略,在军中也有口皆碑,担任将领是顺应人心之举。
郑思本就是武官世家出身,自小便对军法耳濡目染。如今在军营里,能力也令人心服口服。
郑思与赵德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战略,不拘泥于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