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兄长,是她再怎么抗议,也会用尽手段将她送去和亲的人。
不想去,便绑着去。
怕自尽,那便看紧点。
既然这样,不如选择另一条路。
舍弃君王,只为苍生。
陈瑶转身看向陈弘,再次问出了几天前,对方告诉自己要和亲时,她的那句发问。
“陈弘,我真的是你妹妹吗?”
天子眉目柔和的看着她,依旧回道:“为了天下百姓,要委屈阿瑶了。”
陈瑶望着他那张虚伪的脸,笑着应了声:“好。”
“队伍一个月后动身,阿瑶可以回府准备,冯雨就留在宫里。”陈弘冲身边几个宫女太监示意,“这几日,就让他们伺候你吧。”
陈瑶听到这番话,嘲讽的笑道:“皇兄可真是会拿捏人。”
“陈瑶只要遵守承诺,冯雨便无事。”他叮嘱道,“三日后有宫宴。公主出席后,便能回府准备了。”
陈瑶转过身,闭上眼,久久才说了句:“我想一个人静静。”
陈弘知道她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安顿好事务,便带走了冯雨,留下一声“好好休息”,便退出了宫殿。
陈瑶睁开眼,身体再次觉得疲累。
和亲,宴席,她像个提线木偶一样,被人安排。
让人厌烦。
***
三日后,陈瑶如约赴宴。
她本就对这事儿不上心,宫女精心打扮后,她懒得抬起来看镜中的自己一眼。
等被宫人们快带到大殿时,陈瑶听到里面酒杯觥筹交错,歌舞之乐声响起时,随口问了句:“今日为何设宴?”
“回公主,郑大人回京任职了。”
宫女回完话,正准备继续领着陈瑶往前走,就看她在门口停了下来。
陈瑶站在外面,只觉得心里百感交集。
走之前,竟还能再见到他。
只是这人,眼下怕也不好受吧。
回京任职,他抗蛮的绸缪又该何去何从?
景国又要被蛮国受困多久。
没有张以渊,天子依旧选择了求和之策。
陈瑶听着大殿里歌舞奏乐,仿佛这个天下一片祥和,国泰民安。
她踏入大殿,听太监们通报道:“长公主驾到。”
接着众人似乎便安静下来,纷纷朝自己看去。
接着便有人摇头叹息。
陈瑶视若无睹,依旧面色高傲的走了进去。
她刚落座不久,天子也缓步走了进来,身后是几年不见的郑思。
陈瑶打量了他几眼,觉得眼前这人容貌依旧英俊,气质较前几年愈发成熟了。
看着郑思在自己对面落座,抬头望向自己,面色平和的冲自己作揖时,陈瑶生了些难过之感。
或许人就是这样吧。
一直都在变化着。
他要和亲之事,他定是知道。
只是神色里,什么反应都没有,就像是与她同为陌路人一般。
陈瑶低头笑了笑。
或许是自己性子太任性,几年前冲他说那番话,让他彻底对自己没了好感。
不过即使没说那番话,郑思又能做什仫呢?
天子面前,一切皆是徒劳。
陈瑶看着郑思被圣上说着寄托之语,听着满堂人的恭维之声,望着那男人一如既往的谦和神色。
她突然觉得,或许自己从未看懂过郑思。
他在追求什么,她不懂。
不过别说看懂郑思,她连自己都没看明白。
一直说不喜欢对方的是自己,说要与他划分界线的也是自己。
可等这人真的对自己生了气,她又难过的不行。
也是这两年,陈瑶才慢慢想明白了一件事。
她是喜欢郑思的。
从什么时候再次喜欢的,她不清楚。
但他对方在边关的这几年,她对这男人的关心,
比她心里预想的还要多。
想到这里,陈瑶对身边的宫女敲了敲杯盏,示意她将酒满上。
一杯过后,陈瑶轻轻一笑。
她好像在这事上,反应是钝了些。
或许是因为自己性子骄纵吧。
太娇纵,便有些看不清了。
“爱卿在边关殚精竭虑,结果有目共睹,朝中也对大人一片称赞之声。”陈弘冲他提了提杯盏,“大人如今回了朝,也少不了用武之地。”
天子说完,席间便有不少附和之声。
郑思与天子对饮后,低头回道:“郑思定当不负圣上所托。”
“郑大人本就一表人才,如今又受圣上重视,以后定是这燕京城里最得青眼的佳婿了。”
席间有大臣笑着附和道。
“曹大人的心思,当下官们不知道吗?”有人故意打趣道,“大人是想打听下,郑大人如今是否有意中人了吧。”
那官员听即此话,自知被人看穿了想法,便也跟着笑了几声。
“不瞒曹大人,下官的确有意中人。”
众人没想到,向来寡言的郑大人,此时竟主动开了口。
“哦?”陈弘笑了笑,“不知是哪家的小姐,能得大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