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剑铭春秋 > 第32章 夜谈

第32章 夜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趁着余晖尚在,三人加快步伐,待赶至村口,见天色完全暗下来,便收拾出几间旧屋,准备休息。

方羽习惯守夜,到时间就一言不发去外面坐着。可他前夜仓促出发,两日没合过眼,已经耗费太多体力,实在疲惫不堪,连被人拍了下脑袋,都提不起眼皮。

“累成这样还不快去睡?”阿越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少年倔劲又起,犟着不走,结果被揪住后领拎进房间,一沾床榻当即不省人事。

阿越无奈,给他披了件衣裳,然后轻手轻脚地关上房门。

屋内闷热,充斥着霉味,闻琰推开门窗通风,信步而出,见阿越向自己走来,就将石阶清扫干净,邀她一同坐下。

两人头顶晴朗的夜空,放眼望去,苍穹广阔深远,横跨南北的星河更是璀璨夺目。欣赏之余,忽闻遍地杂草间虫鸣消匿,隔壁房中少年的鼾声清晰传来。

阿越笑道:“年纪不大,打呼噜倒是挺响。”

“那孩子累坏了,让他好好睡吧。”闻琰道,“你也是,明天不必早起,养好精神。”

“嗯。”

微弱的星光下,她看不太清男子的神情,只能隐约瞧见他清瘦的脸庞。满腹疑问涌上喉头,不知要提哪个。

闻琰温和一笑,先开了口:“越妹妹,你与虞朗是如何相识的?”

阿越于是从几天前讲起,详细叙述了一番。

“原来如此。”闻琰听罢,也说出自己那日遇见虞朗的经过。

阿越见玉阳君似有犹疑,问道:“闻大哥,你是不是猜到了此人的真实身份?”

闻琰看向她,眸中微亮一闪而过,转瞬又黯淡下去。而今唯有身边这一赤诚挚友可以交心,他不会再向其隐瞒任何想法。

“如果我所料不错,”青年怅然道,“他应该就是失踪多年的二公子,妘谦。”

如今肯派手下救他的,只有此人。

“什么?”阿越惊了惊,虽不甚了解当年情况,也对公子谦有所耳闻。

闻琰接着便坦白了闻家与公子之间的渊源。原来妘谦生母江瑶曾为相府歌伎,后承宠入宫,诞下二公子,因感念相国闻天阔收留之恩,认其为义兄。

闻琰出生后不久,双亲意外亡故,叔父将其接来家中教养,视为己出。幼年他时常同兄长闻珞一起入宫玩耍,与公子谦互为玩伴,关系甚好。不过都是五岁之前的事,早已记不清了。

他年仅九岁便被送往卢国求学,拜于丰邑陈子门下识文习礼,并醉心农家耕种,整整八载未归。

叔父信中从未报忧,只嘱咐其学业未尽不可擅自回国,是以虞国战祸、宫中剧变,他都一概不知。

直到年过十七,学有所成,返家之后,才慢慢清楚来龙去脉。

据传,二公子妘谦不满立长旧制,自认贤能过人,意欲夺位,并为此筹谋已久,似乎取得一隐秘势力相助,妄图逼宫。

先王大怒,临终之前命太子以勾结外敌之罪,将其处死。

江夫人送玉相托,随即自刎,相国遵守承诺,秘密护公子逃出生天,以致获罪革职。

闻家势去如山倒,同年,左司马闻珞战死。扬国大军攻渡曲水,直抵渚夷城下,主将却换了,不再是那个有着战神之名的慕海。

眼看即将城破国亡,太子临危继位,提出议和,出乎意料,扬王竟果断同意,大军两日即退,迅速撤出虞国境内,再未侵犯。

风波就此平静,三年后闻琰回国,此后之事,便不必赘述了。

“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些。”闻琰讲完,询问身边人,“你以为如何?”

阿越仔细倾听了一番,蹙起眉头:“疑点颇多。”

“不错。”闻琰道,“有三处令我十分困惑,其一,公子之罪为勾结外敌,而这个外敌是谁,未曾明说,并且当年也毫无证据可以证明此事为真。因此不能除外诬陷的可能。”

“其二,扬国上将慕海,一代枭雄,战功赫赫,领军以来形势大好,可谓所向披靡,若最后是他兵临城下,虞国早已亡于十年之前。关于那时为何忽然换将,国内皆传是因无名大侠义举,挫败慕海,使其当真信守承诺,劝王上止战。”

“……”

阿越张了张口,艰涩道:“不是的。我师父败了,他没有赢……”

闻琰怔愣地望着少女,半晌,垂下眼帘。

“果然。”他低沉道,“这些年,各处都有传颂,说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大多只争论于大侠的出身和比试细节,其余基本无异。真要细究起来,只有一处极为模糊,那便是时间。”

阿越思绪稍转,蓦地睁大了眼睛,心下一凛:“我明白了……”

“越妹妹,无名大侠是何时收你为徒的?”

“我丢了幼时绝大部分记忆,倒是没忘自己的年龄,那年我六岁。”

她接着自语道:“我今年刚满十六,六岁……正是十年之前!那时……好像正值春季,朱罗山的桃花开得很好。师父已经收我为徒,而他早就与慕海较量过了。该死!之前怎会没有想到这点?真是昏了头……”

“上层有意引导言论,掩盖一些真相。民众很难不被蒙蔽,这怪不得你。连叔父生前都深信不疑,而我也是在这段日子里渐渐清醒过来,才琢磨出不对。”闻琰拍了拍少女的肩头,让她不要激动。“扬国来犯是在夏末,照你所言,无名大侠若是以退兵为由前去挑战,除非他提前预知大战将起。”

“不过,倒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只是慕海临阵回国之举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那一战若是真的影响到了他,他大可放弃起兵,何必如此折腾一番。”

阿越握紧了双拳:“然而我师父其实没能动摇他的想法,甚至可能让他觉得虞人仅此而已,不足为惧……他率军一路打到都城之下,眼看就要得手,断不会轻易放弃,一定是后方突然出了什么事,被扬王召了回去。”

“没错。”闻琰点头,“那么后来慕家叛国之罪,应该也与无名大侠并无关系,当另有缘由……”

阿越咬着唇,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走,道:“还有第三处疑点,王上妘怀,倒底是如何让扬王答应退兵的?”

“对。”闻琰说着,将目光远放天边,眺望无尽的黑暗,“这几天我整理古籍,意外发现旧史中记载的一个传说,似乎与这三点都有关联。我本想直接找人询问,又担心自己求知心切,会被趁机误导愚弄。所以,才想去大泽看看……”

“是有什么证据,能在大泽找到吗?”

“是……我相信只要事情发生过,无论相隔多久,总会留下些蛛丝马迹。”闻琰深深一叹。

“……越妹妹,你久居朱罗,向西能望见苍梧山巅,可曾知道那片荒山里是什么样子,是否有人生活?”

阿越摇头,想说自己从没注意过那么遥远的地方。

玉阳君站起身来,进了房门。

她忽然觉得胸口一闷,有股慌乱的直觉在体内冲撞。

闻琰的声音从里面传来,随着他又走向屋外的脚步而逐渐明了。

“古籍所载,那里似乎有过一个神秘的部落,名为山越,你有没有听说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