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算是看明白了。她这位小道侣根本就是求胜心切,见到场中跑出来个白给的,唯恐这对手跑了,立刻下手,将宋晓禾胖揍一顿增加胜率。至于后续宋明空阻止,她都没有停手,分明是看出来他对宋晓禾的重视程度,逼迫他主动认输。
从第一场开始到最后,所有的一切都在阿竹的掌握中,她从来没动用真正的实力。
取巧,羞辱,钻空子。能用脑袋解决的问题,她从不会让自己落入险地,始终留有余力。
结果确实是她想看到的,但别说宋明空,夙瑶自己都很想揍她。
她本以为游历诸国,见多了红尘,阅尽了仙凡,世上没有什么是她没见过的,可偏偏她的道侣就是个另类。每当她对阿竹有了几分期待,她总能给自己带来震撼。这震撼的方式每次都如此特别,让她难以评判。
这种事再来几次,她恐怕人品都要被败光,此地不宜久留,应当早些离去。
宋明空依旧在絮絮叨叨,发泄愤怒之情,夙瑶脚底抹油,飞一般逃离此地。
翌日,沈莫笑五人被安排进入宋家密室,观摩晴空明月图。
对于此图来历与效用,整整一日没见人影的夙瑶没有对他们提过,宋家子弟人人仇视沈莫笑,自然也不会说。
五人懵懵懂懂来到密室中,那带路之人狠狠瞪了一眼沈莫笑,交代几句,一甩衣袖就走了,留下面面相觑的五人。
静室之中有几个蒲团,几人坐好,看向眼前的屏风。
屏风上贴着一幅水墨画,画中多处破损,缺失许多内容,能清晰看到的仅仅是一轮挂在天边的皎洁明月。明月之下,雾霭朦胧,根本分不清什么东西,只是依着那似有若无的影子,可以推断出来,这是一方湖水。
沈莫笑凝眉看过片刻,竟一丝的玄机都看不出来,不由皱了皱眉。
夙瑶宁可以终身大事押注,换来观摩此图的机会,想必这幅简陋缺失的水墨画极为不凡。但上面分明没有半分灵韵,像是幅寻常的画。
她扫视其余四人,见他们也是一副不解的样子,开口问道:“你们可看出什么来?”
四人一起摇头,片刻后,琴心指着水墨画一角,道:“我觉得那里缺失的应该是一些芦苇,水中还有一点影子。”
沈莫笑顺着她的指点看去,发现确实如琴心所言,心思微动,她走到案桌前,在白纸上画上芦苇,撕成与缺失一角差不多的样子,以灵气将纸张附着在屏风上。
琴心顿时眼睛一亮,仔细观摩,片刻后呆滞不动,明显是有了感悟。沈莫笑没有打扰她,又将目光投向其他三人。
棋语抓耳挠腮,指着缺失一角道:“夫子,你看那里是不是应该有一朵云?”
沈莫笑看向明月,发现圆月一角似有朦胧云影,她立刻画上似有若无的云,放在屏风上。棋语浑身一震,也有了感悟。
过了很久,书墨与画意也提出了几个缺失画面的构想,沈莫笑反复画了几次,将画面补上。
四个小徒都有了感悟,一个个盯着水墨画一动不动。
缺失了诸多细节的画,被沈莫笑缝缝补补,终于勉强拼凑完整。她静静看了很久,也没能如四人一样得到感悟。
这是一幅很娴静的画,墨色勾勒出平静的湖面,芦苇丛生的水岸,皎洁明月高悬于空,点点流云漂浮天际,似有若无。整幅画仿佛被某种力量定格了一样,没有任何动的痕迹。
瞧着瞧着,沈莫笑看出了几分猫腻。自然界每一刻都在动,野外不存在绝对的静止,作画的人为何会画出这样一副绝对静止的作品,难道这不是自然界的景色?
一念及此,沈莫笑观摩更为专注,画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她刻印在脑海里,大脑飞速运转,整个人如同雕像。
一日后,琴心与棋语醒转过来,眼中精芒四射,一身灵气鼓荡如潮,竟在这一日观想中获得领悟,修为提升,所学术法更为精研。
又一日,书墨也获得感悟,从中悟到一门身法秘术,对术法的理解更进一步,受益匪浅。
第三日,画意也从感悟中醒来,修为隐有进境,更是因画中静谧之景引发心绪上的变化,道心初成,仙基因此提升一个品级。
四人都得了莫大好处,唯有沈莫笑一人,仍然保持着原本的姿势,三日里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