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方面唯一的两颗掌上明珠都与氏族结姻,就看现在荆州驻军依旧驻扎原地,两头不插手的样子,其实从心理上这位周家的老祖父一颗心早就偏向了一双女儿,不然怎么不尊虎符。
“六夫人,家主有令传十六公子去书阁回话”,杨修从外头积攒回来的怒火冲着杨玄发泄了一通,“没用的废物,枉费宗族培养你这么多年”。
杨玄刚抬脚进门就迎来一盏香炉,突然他就不想进去了,“杨家主是贵人多忘事,破家灭族的祸事还要一个废物兜底擦屁股,是不是以为当初参手的人都死绝了就没人会知晓你杨家主当时所做的”。
杨修显然是想到了什么神情一变,竟也放着杨玄不顾礼数转身走远。
一夜之间,暨阳县的老百姓们突然发现通渠水位下降了不少。
“怎么回事,这水怎么少了一大半!”
全县人民的生活用水、牲口田地的给水都来自于这条通渠,渠道上盖着青石板,尤其是旱灾期间减少了水汽蒸发,才能不断流依然供养着暨阳县。
要用的时候移开一块特留的石板,甩绳桶下去打水,一摇一晃拎起来,等到显贵们优先取水后轮到老百姓们一个个排队打水的这会儿就听咚的激撞到石板的声响,有人就觉着这么就触底了试着拎起轻飘飘的,最后一看就一层浅浅的水。
后面等着用水的老百姓急的围拢上来,一般取水都是将家里的水缸注满可以用上一周左右的时间,等下一次再过来打水重新补充有规律性,也就是说老百姓家里面没剩下多少水了。
“大伙帮把手,咱们把石板掀开来看看瞧个明白”,嘿呦砰的一声落地,大伙一看好家伙通渠里的水就剩下一指头深了,这下子就乱了。
“是不是上渠那边被什么堵上了”,“对对对不要急”,“怎么能不急,家里就等水烧饭,还有牲口,要是不打仗还能出城去霸水河挑水,眼下城门都封锁了”。
上渠确实不进水了,但不是堵塞物的原因,纯粹就是霸水不给水了,没道理啊旱灾一年下来河位是降下了不少,但积水量还是足够的。
当初先帝那会重视修水利,暨阳征了不少的劳役从霸水河主干分径改道一条通渠入城就是为了便利于县城生活取水,不用再出城走远去霸水河找水吃。
那只能是城外的分径部分出了问题,从暨阳县往西行走个三四里就有一条从霸水分径出来的小支河,上游如今被一批木插排横挡,还有各种草料污泥湖在上面。
上中下游三段,分层次的一排排插排格挡了水势,从哗哗哗到淅淅淅,当然做不到完全断截,只要确保进入暨阳的水流过的量变少。
不足以供养全县就是到了内乱之时,倒时反而暨阳县的权贵平民为了生存只能去自动打开城门,这也是孙刘黎三军趁机攻入的机会。
饭可以不吃扛上一周,但水三天不喝要死人的,就这么点淅淅流入的水本来吧经过一夜也能在通渠里积攒满了。
但权贵富户们用水那是成吨成吨的用马车上的几个大木桶装啊还有多少能留给老百姓的,所剩无几。
暨阳县可有着十来万人口,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有钱有权的有水喝,平民老百姓没水喝,生死面前激化的就是阶级对立。
然后先是少数头脑灵活的哎他们不睡觉了就蹲在通渠口偷摸着先灌满水,有了这领头的例子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发现还能这么来。
当然也有些摄制于压迫思想太久不敢动这心思的,但还是有这么大批人要一家子活只能硬着头皮去偷水。
然后权贵乡绅的打水队伍突然就足不了大水桶了,“一帮吃干饭的废物贱奴,这么点水净手都不够,还敢抬来碍我的眼,诚心找老爷我晦气,拖出去打一顿打死了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