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星期六,天气阴。
听到自家姐姐哼着迷之小曲的穿衣服,趁着等待游戏加载的功夫,韩汐雨的视线从手机屏幕移到了韩汐缭身上:“老姐,上补习班有那么开心吗?看你平时上学的时候跟上坟似的。”
“因为补习班的气氛比学校好啊,”韩汐缭把羽绒服的拉链拉上,“我走了。”
“路上小心。”
“嗯。”
等到了补习班,宵鸢已经在座位上写作业了。
刚一坐下,宵鸢就从桌子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给她。
韩汐缭接过笔记本:“我有课堂笔记。”
“这个是给你补的十九号那天生日礼物。”
“可你那天不是给我买了蛋糕吗?那个就够了。”韩汐缭说完,突然想到了昨天田敬昨天给自己平安果被宵鸢撞见,然后宵鸢一直瞪着着田敬,如果不是碰巧路过了几个来学校学习的俄罗斯老师,绝对会场面一度非常尴尬的事。
(她送我这个,应该不是为了借题发挥吧?她应该没这么小心眼吧?)
抱着这样的想法,韩汐缭开始研究起宵鸢送自己的笔记本。
笔记本的封面由于没有什么花花绿绿的漂亮图案,因此看上去特别正经,只不过它的大小简直可以和练习册媲美,页数更是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字典,而侧面发黑的痕迹说明着——这是一本已经用完的笔记本。
翻开第二页,就能看到里面满满的内容,抄写的字迹倒也谈不上漂亮,但胜在工整,而随便瞄上就知道上面内容是抄写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
“你是讹你家弟弟做苦力了吗?”看着发黄的纸张和发脆的纸质,韩汐缭说道。
“怎么说?”
“你的字我认识,不是这样的,”韩汐缭又往后翻了两页,“新华书店有高尔基的《童年》,你可以直接买一本给我,不用这么麻烦。”
“虽然很开心你夸我,但它的确是我写的,不过不是现在写的,这是我六岁时的写的……”
“六岁啊。”韩汐缭闻言,看了看上面的内容,和之前在办公室罚站时经常听到老师们夸奖的那手漂亮字相比,宵鸢六岁时的字确实略显稚嫩了。
“嗯,你不是一直好奇我的中文为什么这么好吗?这个就是原因。”
“你是直接从课文开始学的吗?”韩汐缭惊讶道。
“怎么可能?这是掌握拼音和少量汉字以后才开始的,”宵鸢用手指轻轻触摸本的页面,“首先是读一遍原文,然后我爸带着我翻译一遍,翻译完我以后就把内容全部背诵,背诵结束以后再对着原著,把中文翻译全部写下来,等确定中文翻译正确以后再全部抄到这个本上。”
听着宵鸢的描述,韩汐缭仿佛透过这些文字,看到了小时候的宵鸢,一脸认真的模样……
“有这么开心吗?”看着韩汐缭盯着笔记本笑,宵鸢疑惑道。
“就是感觉,第一次接触到了过去的你,”韩汐缭把笔记本合上,抱进怀里,“我会好好珍藏这份宝贵的生日礼物。”
“你啊。”宵鸢无奈道。
这天下午的放学时间,补习班的门口来了一位陌生的家长,看到门口来人的补习班老师跟这位家长交谈了两句,就看向韩汐缭。
宵鸢抬头看了一眼门外:“汐缭,你妈妈来了。”
“哦。”韩汐缭只是答应了一声,该写作业还是写作业。
“干嘛这么冷淡?”宵鸢低头继续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