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烽火燃七星[战国] > 第15章 赴宴

第15章 赴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旬日后,公主府上侍从将两件锦袍送来,楚暄亲自接过,提着衣裳回到房中,仔细琢磨了一番。

翌日清晨,他唤来一名内侍,让他将咸阳城最好的绣娘请到府上。

午后,楚暄坐在书房内,案上摊着那两件锦袍,他手举量尺伏案思索,门外传来禀告:“公子,您要的人请来了。”

楚暄放下手中之物,前去开门迎接。

门外,一名身穿淡紫色荆裙的年轻妇女眉眼含笑着对楚暄行礼:“见过公子。”

“不必多礼。”楚暄将她扶起,一旁的侍从说道:“公子,这位是云罗布庄的绣娘,是咸阳城内最有名的绣娘。”

“民女姓叶,大家都唤我叶娘。”叶娘看着楚暄,双颊微红。

楚暄微笑地点头:“嗯,快进屋说。”

三人步入书房,楚暄将叶娘领到案前,问道:“叶娘,您可见过此等锦缎?”

叶娘看着案上两件锦袍,两眼瞬间亮起了光,笑道:“公子,这可是上等的蜀锦!坊间很难瞧见,民女曾与家师云游四海,只在蜀地见过。”他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锦袍。

“蜀锦?”楚暄点头,看向锦袍,又拿起一旁的量尺对着袖口比画。

叶娘摸着锦袍,爱不释手,自顾自地介绍道:“蜀锦是锦中翘楚,这两件袍子更是由最上等的蜀锦所制。蜀国风调雨顺,土壤肥沃,善养桑树,乃蚕丛之国,这蜀锦是由上好的桑蚕丝所制,其色泽丰润,绵软细腻。这锦袍做工精细,定是出自名家手艺。公子可知蜀锦与其他的锦缎不同,制作时需丝线相交,将图纹织进丝缎中,这两件袍子更是织入了细如发丝的金线,提花织锦,经线起花,贵气却不失雅致。花纹与丝缎相融,不似刺绣那般突兀惹眼,更有浑然天成之美感。制作一件锦袍少说也要成月时间,故说‘寸锦寸金’,蜀锦价值连城……”

楚暄点头,两眼始终看着袍袖,对叶娘连珠带炮的话语置若罔闻,他看了叶娘一眼,突然拿起案上的刻刀,在袍袖下端距离袖口的七寸之处狠狠划开一个口子。

叶娘瞬间止声,与侍从瞪大双眼看着楚暄,楚暄看了二人一眼,又在剩下三个袍袖的相同位置各划了一个大口。

完成后他看着叶娘,笑道:“我觉得这袖子有点长,可否烦请叶娘将其修短七寸,并将袖口的做工恢复如初,我将穿此袍赴公主的生辰宴,故而修改时工艺还需严谨。”

叶娘闻言惶恐点头,憨笑道:“公子放心,这世间还没我叶娘改不了的衣裳,我定将此袖恢复如初,保证无修过的痕迹。”

楚暄满意地微笑颔首,又道:“还有,这蜀锦如此名贵,不可浪费,我想请您将割去的部分编成一个同心结,布料需全部用上,两种颜色需对等,编好后在结上烫个金边,缀些金珠玉石什么的,价高无妨,但须精美,最好在其上刻一对鸳鸯。”

叶娘点头:“民女明白,定让公子满意。”

侍从将两件锦袍叠好后装入盒中递给叶娘,与楚暄一同送她出府。

府门外,叶娘道:“等民女完工后亲自送来相府。”

楚暄:“无妨,我上云罗布坊取便可,顺便参观一下这咸阳城中最大的布坊。”

叶娘点头,对楚暄行礼后告退。

楚暄目送她离去,对身旁的侍从吩咐道:“今日之事不可为外人道,尤其是阿辙。”

侍从不明所以,点头称是。

——

公主生辰宴当日。

相府内,楚暄与林辙换上了各自的锦袍,站在院中,准备赴宴。

楚暄的目光始终流连在林辙身上,林辙今日穿了件月白色蜀锦袍,腰束黑色纹金带,袍上织着褐色的松竹图纹,又以金线勾勒着边缘,点缀着衣襟与袖口,华贵合身的锦袍将他八尺高的身躯衬得颀长挺秀,风度翩翩。

锦袍下摆垂至膝盖,黑色长裤扎于滚金丝锦靴之内,显出他修长笔挺的双腿,乌黑的长发由一支黑色纹金玉簪半束着,流水般的发丝垂直腰侧,白皙俊美的面容上一双桃花眼清澈明亮,当真是潇洒俊逸,气度逼人。

楚暄拉着他的手,仔细打量了他近一盏茶的时间,从上至下一寸不漏,频频点头称赞,看得林辙十分不好意思,楚暄不禁暗叹嬴钰的眼光确实不凡。

而楚暄自己着一袭冰蓝色蜀锦长袍,墨云般的长发由一支白色纹金玉簪半束着,月白色腰封束出他纤瘦修长的腰身,腰封上绣着金线云纹,正中镶着一颗光润耀眼的翡翠,显得贵气典雅。

其袍间文着兰花与兰草,又以金线点缀缠绕,他身上也有一股淡淡的兰香,配上俊雅如玉的容颜,秀美清明的眉目,整一副芝兰玉树,清俊秀雅的谪仙之貌。

二人所戴的玉簪是楚暄去取锦袍时特意拐到饰品铺买的,原是一对黑白玉钗,楚暄将黑色的给了林辙,自己戴白色的。

林辙也悄悄打量楚暄许久,二人目光相撞,林辙紧张地挪开视线,楚暄却毫不避讳,扬眉轻笑,牵着他的手向门外走去。

二人站在府门外,林辙忍不住看向袖口,从他刚穿上的那一刻就觉得有些怪异,他忍不住问楚暄:“哥哥,你不觉得这袖口短了点吗?”

楚暄抬了抬手,微蹙着眉:“确实,应是你我二人又长高了,毕竟这两件锦袍是公主一个多月前命人做的。”

身后的侍从瞄了楚暄一眼,不言语。

车夫将马车驶至府门外,二人上了车,前往王宫,路上,林辙看着侍从手中提着的礼盒,问道:“哥哥,你准备了什么贺礼?”

楚暄勾唇一笑:“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往后公主每次见之,便会想起你我二人。”

林辙好奇:“是什么如此神奇?”

楚暄莞尔:“以后我再告诉你。”

马车驶至宫门口,侍卫走上前,车夫将请帖递给他,侍卫看了一眼,点头放行。

约莫半盏茶的工夫到达御花园,二人下了马车,瞧见周围停着数量富丽气派的马车、轺车,车旁站着衣裳华贵的少男少女,年龄与二人相仿,众人相互寒暄,等候园门开放。

从下马车的那一刻起,楚暄便察觉数道向自己和林辙投射来的目光,他下意识挡在林辙身前,牵住他的手,大勒勒地与他十指紧扣,这一举动更是吸引了一众人的目光。

林辙身子一僵,看着二人的手眨了眨眼,回握住楚暄。

不消片刻,御花园的门被打开,众宾客鱼贯而入。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步入御花园,顺着一条青石小径行去,入眼是一方碧水清池,一座数尺高的青石假山屹立其间,池水碧而明净,倒映着蔚蓝色的苍穹,鱼群往来翕忽,似游于云间,荡开层层云布。

再往里走是成群的朱红亭台,错落有致,两侧梧桐金叶簌簌落下,铺出一条金黄的道,将宾客送至宴席。

宴席举办于中园正心的圆形广场,场中铺设东西两列宾座,东侧坐着王室宗族子弟和公主的旁系宗亲,身份高贵,属主宾之席,西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客座,坐着官绅贵胄之子以及与公主关系较好的玩伴。

此宴属私宴,这两日里公主的生辰宴已连办数场,最为隆重的便是于章台宫内行笄礼仪程,后几场宴请位高权重的王室宗族长辈。

此番御花园设宴,来宾皆是嬴钰的王兄王弟,关系要好的官绅贵胄青少年子弟,众人年龄相近,氛围轻松许多,不似先前几场那般庄重。

坐入席位,清甜的桂香萦绕鼻尖,身后立着数排梧桐,金雨随风飘落,飒然有声,抬眼可见渭水河畔的数十里群枫相抱,枝丫繁茂,枫叶层层相叠,由黄入红,如金似火,连成滚滚金涛卷过咸阳宫的飞檐金瓦,琼楼玉宇,绘出一幅气派辉煌的秋日宫景图。

楚暄和林辙坐于西侧正中席位,初次入宫赴宴,林辙一脸欣喜地环顾四周,觉得十分新鲜,而邻座的楚暄却是无心赏景,他正目测自己与林辙座位的距离,趁着无人注意悄悄将身前的梨花木案挪过去,直至二人的案几相距不到一尺才停下来。

完成动作后,楚暄看向对座,发现嬴荡和嬴稷两兄弟未参宴,这才想起前几日嬴稷与自己说他和嬴荡将在嬴疾协同下前往巴蜀二郡,嬴驷有意考察二人对巴蜀治理的看法,此番同去的还有与嬴荡同母的胞弟嬴壮。

楚暄曾听张仪说过巴蜀易攻,却难治,因其水患频仍,庶民常陷饥馑荒年,尽管沃野千里,然水患不除,仍不可称作“天府”。

嬴稷临行前楚暄曾与他商讨过此事,但如何管治还需亲临蜀地,一探究竟。

园外传来一声:“公主驾到!”抽回了楚暄的思绪。

众宾客停止交谈,一同起身向外看去,只见身穿玄色烫金长袍的嬴钰踏入园中,穿过广场直向北侧主位走去。

主位位于一方九阶高台上,坐北朝南,嬴钰缓步走上高台,站于位前看向台下众人。

众宾客行礼:“公主万安!”

嬴钰含笑拂袖扬手:“平身吧,赐座。”

“谢公主!”

楚暄坐下后望向嬴钰,此刻她正端坐于位上,一袭玄色烫金曳的长袍敛去了平日里洒脱俏皮的气质,更显出一国公主的端庄大气,雍容华贵,袖口与前襟上的赤云纹鲜红耀目,发髻由一对凤钗绾起,此钗以金银作凤头,玳瑁为脚,两侧垂下晶莹纯白的玉珠,点缀着浓黑似锦缎的长发,往下是一张清丽似雪的面容,唇若点樱,眉如墨画,月余不见已褪去了几分稚气,美貌更胜,似一朵牡丹于高台上盛放,美艳绝伦。

虽是如此,楚暄却从那对神若秋水的双眸中察觉出一丝倦意,也难为嬴钰,听闻女子行笄礼从迎宾到礼成须经十七道仪程,加之宫中礼节繁多,礼毕后还要设宴迎宾,想着都觉得累。

宴席开始,宫侍们端上樽盘器皿,菜肴佳酿,宴上歌舞升平,鸣钟击磬,乐声悠扬,满座宾客觥筹交错,相谈甚欢。

席间,宫侍替每人端上两壶酒一壶为初秋时新酿的桂花酒,另一壶则是秦国特有的西凤酒,此酒酒性浓烈,入口醇厚,落口爽尽,尾净悠长,颇有秦人爽朗不羁的性子,入口甜润,有淡淡的果香,却是后劲极大,极易使人贪杯。

楚暄早对此酒有所耳闻,今日难得品尝,忍不住多饮了几杯,宴会刚入佳境,便已染上些许醉意,他面现潮红,眼神飘忽,有些东倒西歪,身旁的林辙见他坐姿不稳,伸手扶了他一把,楚暄挨近他,往他身上靠。

恰逢此时,他抬眼见嬴钰看向自己,并斟满酒,在主位上与自己和林辙举杯相敬。

林辙也瞧见了,欲举起酒爵隔空回敬。

楚暄见了,取过酒壶替自己满上,举爵望向嬴钰时特意挡住她与林辙的视线,微笑回敬后将酒爵送至唇边喝下一口,突然手一抖,喉咙似是被酒水呛到引得一阵猛烈咳嗽,手中的酒爵也打翻摔在地上,酒水溅了一身。

林辙见状大惊,赶紧坐过去轻轻拍他的背,担忧道:“哥哥,你没事吧?”

主位上的嬴钰也吓了一跳,立刻命宫侍前去替楚暄料理。

楚暄低着头,捂着嘴咳嗽,咳得双眼充血,他顺了顺自己的胸膛,重重喘了几口气,虽然他这番动静在一片歌舞琴鸣的笼罩下并不算大,却也引来周围人的关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