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烽火燃七星[战国] > 第96章 笼中雀

第96章 笼中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后来,赵军及时赶到与燕国军队一同奋勇抗敌,击退了齐国的兵马,终是将齐军赶出了燕国。”嬴钰说这些的时候语气十分平静,淡笑着像是在谈论家长里短。

楚暄听在耳中却深感震撼,即便诉说者是如何的云淡风轻,他依旧能感受到嬴钰所经历的这些是多么的不容易。

此刻再看眼前的女子,已是一副过尽千帆后的平静与开阔。

“之后就如你们所知,我被新燕王封作‘昭仪夫人’,与他一同执政料理国事。”回忆起这些嬴钰亦是感慨万千,当初自己身临其境还没那么深的感受。

“我也曾觉得自己是被母国抛弃,也因此难过,但明白了父王的用意后才知道当年的自己是那么幼稚。”嬴钰笑了笑,“人活于世间都有各自所在位置要承担的责任,如今我身为昭仪夫人就要守护住燕国的百姓,事事为燕国考虑。所以我找你来也是想请教你治国之道。”

昭仪。

楚暄听着这个封号,脑中浮现出一句话,“昭昭之明,如日方升,这封号很适合你。”

他看着嬴钰亦觉得欣慰:“我还记得初见你时你同我说不想拘于深宫中做个金枝玉叶,你志在庙堂沙场,现如今倒真是实现了。”

“是啊。”嬴钰心中释怀,“虽然这个过程是我未料到的,但千回百转后还是能如自己所愿,可能人生就是如此,虽是世事无常但结果总不会太糟。”

楚暄笑道:“也分人,心志坚毅者大多能战胜命运,实现自己的愿望。治国一事我不才,不敢妄下定论,但钰儿有任何不解之处可与我说说,我们一同探讨。”

嬴钰闻言欣喜,连忙问道:“如今燕国要强大,是否需要变法?”

“燕国还未到需要变法这一步。”楚暄来时大致了解了一下燕国的现状,又结合嬴钰的回忆中所描述的朝堂景象,他想了想,说:“如今燕国内部大多是年迈的老臣,要引入新人了。”

嬴钰轻叹:“可眼下燕国国弱,怕是招不来有才之士,不像齐国……”

“其实不然。”楚暄道,“越是国弱时期有才之士越能大展拳脚,在此情形下君王需倾国之力,礼贤下士,以表诚意,方能吸引天下名士。”

楚暄问道:“燕王尚年幼,可有太傅教导?”

嬴钰答:“原是老太傅带着他,但去年太傅因身子不适告老还乡了,如今职儿的功课是由我亲自辅导,好在职儿乖巧听话,我也省心。”

“你如今又要忙政务,还要栽培燕王,分身乏术。”楚暄略一思忖,“不如先颁布招贤令,请一名太傅,比起谋臣,君王自幼的栽培更为重要。”

“明白了。”嬴钰点头,“那治民一事……”

“治民最重要的是农耕和经济,这些年燕国内乱不止,又受外敌入侵,大量的农田遭到破坏,城中市井萧条,百姓足不出户无人经营,这样来看,或许要颁布一些政策以鼓励耕作提高粮产,在治安方面需加固城防,可让军中士卒帮忙修葺城墙等……”

二人谈论燕国的国情,从政治、经济、农耕、军事等展开,大到列国之局,小到百姓的饮食起居,楚暄一一分析,嬴钰逐渐通透。

“眼下内忧可解,可外患……”嬴钰蹙眉,目光微沉下去,“齐国仍是心头大患,虽然此刻齐国不再侵扰燕国,可有朝一日它仍会卷土重来。燕国太小,也没有可以扩充的疆土,不可能像秦国那般征战邻邦后扩充版图,眼下燕国最需要盟友帮助壮大势力。

所以安羽哥哥,我此番同意让稷儿回去前提是你必须答应我,往后燕国向齐国报仇时秦国需无条件相助。”

“好,一言为定!”楚暄扬唇,为二人倒茶,二人以茶代酒碰杯定下承诺。

——

聊完这些政事后,嬴钰让宫侍备下晚膳,送来厅中,二人一同用了晚膳,也聊了许多陈年旧事,以及这些年的所见所闻。

楚暄夹菜的过程中手腕上的红豆链子滑了出来。

嬴钰瞧见,看着其上刻着“辙”字的小木牌,不禁笑道,“看来你二人已经水到渠成了。”

楚暄闻言一怔,对方的这一句话勾起了当年的记忆,想到自己曾在公主宴上的行为,不免有些尴尬:“当年的事……”

“无妨。”嬴钰打住她,笑道,“也是我没眼力,孩童时期的事不必放在心上。他怎么没和你一起来?”

楚暄莞尔:“阿辙先回秦国传信了。”

“其实我有时候也挺羡慕你们这样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嬴钰发自内心地笑了下,轻叹一声,“只可惜我没有遇到这样的良人,虽然现在也觉得这些不那么重要了,但……或许人总是贪心,追求完美,越缺什么就越渴望什么。”

“钰儿,你如今有王权,有地位,还会缺这些吗?”楚暄闻言不以为然,说道,“世人都仰仗强者,只要你强大这世上多的是愿意为你赴汤蹈火的人。何况两情相悦本就难如登天,能遇上是幸运,没有也不必强求。享受权利与万人敬仰未必不快活,但前提是你心之所向。”

“说得对!”这话正中她的心,嬴钰笑容粲然,看着楚暄意味深长地感叹:“安羽哥哥,你不愧为父王封作的‘少师’,也难怪他们都仰慕你,心悦你。”

“谢钰儿夸赞。”楚暄并未深究这个“他们”是谁,只礼貌地谢过。

“时候不早了,我带你去见稷儿吧。”

窗外已是月上中天,嬴钰与楚暄出了芳华阁,往王宫后院的方向走去。

路过后院,楚暄瞧见一名衣着华丽的孩童正坐在石台边上,他双手抱着一只金色的笼子,笼中有一只金丝雀。

孩童盯着笼中的鸟儿,片刻后将鸟笼打开,将鸟儿放了出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