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纽约八年
红叶作品
第十八章希望与失望 (2)
在这个社区里,卢丹看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穷,更多是精神上的贫穷。
其实在美国这样一个实行从小学到高中义务教育的社会里,一个人只要努力学习,
掌握知识技能,勤奋工作,即使出身贫穷,也能逐步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小康
的生活。
比物质上的贫穷更可怕的是精神和道德上的贫穷,人性的自甘堕落和沉沦。
诊所里负责做账单、有时也兼顾前台的职员朱丽娅住在不远的一条街上,她是单身
母亲,有三个孩子。
朱丽娅的大儿子是她十八岁同男友生的,如今已经二十岁了,另外两个孩子还小。
听朱丽娅说,她的母亲也是单身妈妈,一辈子从来没有工作过,从十几岁就开始生
孩子,总共生了六个来自不同父亲的儿女。
朱丽娅的五个姐妹中有四个是单身母亲,每个都跟不同的男人生了几个孩子,卢丹
被朱丽娅的家族那错综复杂混乱的关系弄得眼花缭乱。
朱丽娅有个侄女才十六岁,最近也生了个孩子,做了单身母亲。
看来朱丽娅家的这祖孙三代,是要将这单身母亲的传统代代相传、进行到底了。
政府对单身母亲的福利本来帮助贫穷的一种慈善措施,但是偏偏有些女人懒惰不愿
工作,以多生孩子来利用福利系统钻空子,而且毫无羞耻感,似乎还得意洋洋的。
而政府福利也并没有让这些人脱离贫穷,反而让她们产生了依赖性。下一代又重复
上一代的模式,陷入了一个怪圈。这恐怕是那些制定福利的决策者没有想到的副作
用。
虽然一辈子没有工作过,还有六个孩子要养活,但朱丽娅的母亲的日子照样过得逍
遥自在的。她依靠着政府每月发给她的福利金生活,住在政府补助的三房一厅的廉
租楼里,有免费的医疗保险,还有政府发放免费的粮食券去超级市场买东西用。
芬妮背地里告诉卢丹,朱丽娅悄悄地带着她的三个孩子住在政府补助给她母亲的廉
租楼里,其实是不合法的。
朱丽娅有工作收入,是没有资格享受政府廉租楼的,但是朱丽娅一直隐瞒着没有申
报自己的收入,这么多年就这么混过来了。
与芬妮截然不同,虽然囊中空空,一贫如洗,朱丽娅却总爱炫耀自己过得多么的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