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那女人和她儿子走后,芬妮不屑地撇嘴说:“ 胖成这样,还穿这么紧的裤子。连
条裤子都穿不好,真不知道她那十四个孩子是怎么养活的。”
“ 你觉得那人真的是她的儿子吗?” 卢丹说出心头的疑问。
芬妮不以为然地说:“ 谁知道呢?”
卢丹想起法国文豪雨果的<<悲惨世界>>里的一段话,大意是:贫穷使男子潦倒,
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雨果如果活到现在,他一定也会感叹: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仍然没有能消除贫穷、
饥饿和黑暗,即使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发达国家里。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还牵涉
到人性的弱点和阴暗面,恐怕是一个永远也无法解决的难题了。
随着时间的推延,卢丹悲哀地认识到一个事实:人,是不能改变环境的,而环境却
能改变人。
适者生存,只有适应周围环境的人才能生存下去,包括社会的环境还有地理的环境。
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
日复一日,卢丹觉得自己根本无法改变什么,倒是周围的环境逼迫着她感觉越来越
痛苦。
每天上班时,看见那破旧的街道,坦克车一样轰隆隆开过的地铁,卢丹就想远远地
逃离这里。
在诊所里整天面对着那些病人阴郁的眼睛,单身母亲又特别的多,她的心情越来越
压抑。
而想换个工作,似乎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不是地点太远,就是薪水比这里
还差。
唯一感觉快乐的时候是看着工资单的时候,辛苦仿佛在这一刻有了回报。
卢丹想,为了多挣些钱,她也要咬牙坚持下去。
日复一日,慢慢地,卢丹发现自己也居然逐渐适应了目前的这种生活。
人的适应能力真的是很强的,潜力无穷,有时连自己都感到惊讶。如果现在就是把
她扔在原始森林或者监狱里,恐怕她也能生存下去。
但是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惰性。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下去,带来的副作用是人也逐渐习惯了每天周而复始的生活而
懒得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