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乡镇税所 > 第163章 夜市摊点

第163章 夜市摊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税务分局里静悄悄的。

外头响动,让坐在分局长办公室的张兴福心头一振。他听到声响,走了出来:

“回来啦?”

王志山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放下票夹,看到张兴福跟在自己身后,应了声:

“回来了。”

不用张兴福开口,他感觉张兴福似乎有什么事情要说,顺从地走进了张兴福的分局长办公室。

待王志山坐下,张兴福看他的表情有了变化。他拉长了脸,再没有了往日的笑容:

“我好象听人说,昨晚夜市摊又有人打架了?有人跟我说,里头好象有你王志山一角!你老实交待,昨晚打架闹事的,是不是你?”

王志山一头雾水,大叫冤枉:

“我昨晚早早睡了,怎么是我去的夜市摊,还惹事去了呢?”

张兴福一恼,变得一脸愠色:

“你想抵赖?我这个人向来不冤枉人。你看看你,你的金丝眼镜呢?金丝眼镜都被打飞了,四只眼成了两只眼,还说我冤枉你不成?”

提及眼镜,王志山顿时哑然失笑。他的眼镜坏了,一天下来没有戴上眼镜。还好,他是低度近视,勉强着应付了一天。这一差异,没有逃脱张兴福的眼光!

王志山恍然大悟,“哈哈”大笑:

“哈哈,领导,你真是冤枉人了。要说什么夜市摊的事情,真不是我。我的眼镜拿去配新的了,回来前我去取了,人家说还没有弄好,要我明天去取呢!”

张兴福将信将疑。正要再问,外头来了人,远远地在高声叫着他:

“张兴福、张兴福,你可在?”

来人进了分局长办公室。他的到来,令两人眼前一亮。两人见到来人,同时起了身。

原来来人不是别人,是李树德。说起来,李树德当年在江北中学执教,后来调任大王庄村小学,先后任过张兴福、王志山的班主任。多年不见,如今李树德风尘仆仆而来,着实令两人吃了一惊。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叫出声来:

“哦,原来是李老师!”

李树德一屁股坐到沙发上,对着张兴福亲切有加。张兴福率先开口问道:

“李老师,你不是退休了么?怎么,大老远地赶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李树德打量了面前的张兴福,再看了看王志山,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变得满面愁云:

“还不是因为我那个不争气的小儿子李华!这个小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可要了我老命了!你看我一把老骨头了,当了半辈子的教书匠,本该在家享享清福的人,还为这个小家伙操心——操泡了心!这小子不让我省心。上初中时,他跟王志山一班;后来考进技校,进了技工学校,读毕业后后,他到你们镇变电站上了班。我不在他身边,他不让我省心。这不,他昨晚在夜市摊闹事,打了人。被打的家属不得。我思来想去,江北有你张兴福,我只有厚着这张老脸,请你张兴福看大我这张薄面上,来请你帮忙,看看,能不能帮我调解调解?”

张兴福“呵呵”笑了,用手指了指王志山:

“这事好办。你交给我们王志山,由他来想办法。”

李树德正了正老花眼,再次打量了王志山,道:

“你王志山能办这事?好嘛。其他的我不说了,有情慢慢感嘛!麻烦你王志山帮帮我,出面料理一下这档子事。不看僧面看佛面,就算你看在我以前当过你老师的面上,你来报答我这一回,怎么样?”

王志山没敢耽搁,起身去找了夜市摊的摊主。

几个夜市摊的摊主面前,王志山逐一问过谁是头晚有人闹事的?问到秦彦文,他看了看王志山,愣住了:

“是你啊?”

看到秦彦文跟之前相比,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温和有加,反倒让王志山脸上有些挂不住了。秦彦文不记仇,王志山当下将事情说了,问他:

“你知道昨晚是谁在夜市摊出了事情吗?”

秦彦文满脸堆笑:

“你说的是那个李华的事情?就那变电站的小伙子,诺,是他昨晚在我摊位上出的事不假;可他打的是摆冷饮摊的石伟国小舅子王伟。你要找,去找王伟。”

一听事情有了主,王志山问过王伟家的路,顺着街道,七拐八弯,去了王伟家。

王伟一家人在家里。王志山为头天晚上的事情而来,王伟苦了脸,不吭一声。他的母亲在一旁,说了话:

“本来,是李华在夜市摊上喝多了酒。不知为什么,这个浑球指着我家儿子,要他给他送瓶汽水过去。我家王伟在他对面卖水,本想卖给他汽水的,可又担心他喝高了,他会赖账,不肯送,让他付了钱再拿给他汽水。我家小儿子不动脚步,李华张口骂了人;我家王伟跟他理论,他耍起了酒疯,跛着脚就冲他发了酒疯。这不,他不仅打了人,还砸了我家冷饮摊!”

王志山为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起了和事佬:

“这事,我看大家各让一步,算了,啊!大家都是熟人,本乡本土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老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年轻人谁还没有个冲动的时候?只要没有伤到要害处,也就算了;砸坏的东西,该赔的钱是要赔的。这事我看这样算了,我让李华拿钱,赔给你们。你们看看,是不是就到这儿了?”

一家人面面相觑,不发话。

王志山陪着笑,讲了半天好话;一家人不吭声。王志山正要出门,王伟母亲跟他在身后,发了话:

“王志山。既是你来,我们大家都是熟人,该给的面子,我们是要给的。可你说,这人不能给白白打了不是?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咱们还得在这个地方过日子,他李华不给我们家脸,你说,这日子还怎么过?我们要讨个说法才是。”

话里有话。王志山顿时背后的背后多了一股寒意。

天底已晚。

王志山想着事情没有了结,心有不甘,人在往税务分局走的路上,调了头,去敲王兴正的家门。

王兴正的家在老城。听到王志山敲门,人出来了。王志山问他:

“兴正,我找你堂哥。王兴开家在哪儿?”

王兴正问:

“你找王兴开什么事?”

王志山将事情说了。王兴正带了路,和他去了王兴开家。

王兴开和王兴正是堂兄弟。之所以王志山要通过王兴正找上王兴开,是因为王兴开在街道办事处当调解主任。王伟家所在有的街道归王兴开管,请他出面,可以帮忙做工作。

王志山和王兴正双双登门,王兴开走下楼来。他为两人开门,将他们迎上楼。

双方坐下,王志山不兜圈子,直奔主题,将请说的事情和盘说出。

王兴开听到王志山左一声、右一声叫着自己“王主任”,心里乐开了花。这几年上头放开药店经营,他在电影院的门口对面开了一家药店。为了药店,王兴开正想找王志山,不想,王志山主动找上门来,王兴开道:

“就为这事啊?我看你王志山,在小镇了也算得上是角人物的。就连镇上的头头脑脑,都认识你,让你三分;我这个小主任,平时你连正眼瞧我一眼都不肯,现在想起我这个调解主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