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悠然听说两人打算在这边建房子,自然高兴,想了想说道:“就怕地势太低,不知道下大雨的时候,排水好不好弄。”
西洼因为在细柳村最西边,又是一片凹下去的低洼地,所以叫“西洼”。虽然面积不小,但因为离着村子远,且地势不平,很少有人来这边开荒种地,更不用说建房居住了。
蒋天旭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闻言回道:“这边下暴雨的时候倒是不多,我打算就在地的西南角稍微垫垫土,应该就差不多了。”
西南角靠近新村,是西洼地势最高的地方,再挖些土垫高一些,想来建房子问题不大。想到这儿,沈悠然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解决田地灌溉问题的办法,他一把抓住蒋天旭的胳膊,激动道:“旭哥,咱们干脆挖个池塘吧!”
沈悠然之前被现代思维限制了思路,一心都在思考在没有水泵和水管的情况下,如何将井水汲取上来并引到田地里。但刚刚听到蒋天旭说在洼地挖土之后,他突然想到了池塘,池塘不仅可以蓄积雨水等自然水,干旱时用于灌溉,还可以用于养鱼养鸭子,发展水产养殖,简直是一举多得。
等沈悠然说完自己的想法,葛春生都被他兴奋的情绪感染了,笑道:“让悠然这么一说,我都已经能看到咱们这池塘挖好,建上水车,养上鸡鸭鹅后热热闹闹的景象了,呵呵。”
蒋天旭看着沈悠然描绘未来日子的时候,那充满憧憬和希望的眼神,又一次深受触动。不管是谋划做吃食生意,还是和众人商量打井,现在又为了解决田地灌溉的问题规划着挖池塘,仿佛他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如何把日子过好,甚至好像把整个村子的责任都担在了自己肩上。即使这样,也从来没从这个少年的脸上看到过畏缩和彷徨。
经历过饥荒和战乱的蒋天旭,却从来没有想过未来的生活会怎样。那些日子,每一天都是对生命的考验,对未来的憧憬似乎成了一种奢侈。回乡后,他面对的是冷漠的家人,是亲爹要分家的现实,心里还担着照顾葛春生的担子。
虽然不怕辛苦,但想到开荒、分家、建房屋等一桩桩一件件大事,心里也还是沉重的。然而,一次次从眼前少年身上感受到的对生活的热爱,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坚韧,仿佛也慢慢拂去了压在他心里的重重阴霾。
“明天正好要找刘村正,商量在西洼建房子的事。”蒋天旭接道,“到时候顺便问他一下,西洼这边能不能挖池塘,如果能在洼地直接挖想来能省事一些,如果不行,怕只能再看看新村的地了。”
沈悠然道:“这样最好,花上些银钱也没关系。”如今荒地的价格并不算贵,挖个池塘的大小想来用不了几个钱。
三人边商量边收拾,不一会儿功夫就收拾干净。看时辰不早,蒋天旭两人也没在久留,拿上农具也回家去了。
回去的路上,蒋天旭又跟葛春生交代后面的打算:“大哥,趁着这两天地还不能耕,我想着趁这两天把家分了,不然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葛春生想到昨天晚上回去后,冯春红那话里话外嫌弃两人的意思,不由点头感慨道:“早点分完也好,不然你这后娘见天的借题发挥,虽说你不大理会她,但也着实让人不舒坦。”
蒋天旭听了笑着摇了摇头,自嘲道:“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只是言语上讥讽几句,已经算是好的了。”
葛春生看他不打算再接着说,叹了口气,道:“只是咱这房子还没建,分完后让咱们就搬出来,可怎么办?现在好歹还有个能打地铺的地方。”
蒋天旭沉吟了一会儿:“盖个土坯房子用不了几天,实在不行就先在悠然家里借住几天吧。”
葛春生知道蒋天旭其实是一个很怕欠人情的性子,不说他自己这事,之前在队伍里也从没见过他向别人张口,现在居然能心安理得的说找沈悠然帮忙,可见短短两天时间的相处,不仅自己,蒋天旭同样被沈悠然一家的热情和善意打动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笑道:“还记得之前,赵文进抱怨说你像个冷石头,从来也不笑,呵呵,这两天我看你和悠然处多了,笑得也多了。”
蒋天旭听着他调侃的语气,又想到沈悠然时刻挂在脸上的笑容,不由得也摇头失笑。沈悠然这两天实在帮了他们太多,以致于他第一时间能想到的人只有沈悠然。
两人赶回去时其他人已经睡下,和昨天一样,并没有留饭。昨天蒋天旭自己生火热了几个杂粮蒸饼,被冯春红含沙射影的说了半天。今天两人已经在沈悠然家里吃过,没有去厨屋,也就没有发现厨屋里已经被冯春红收拾的一口吃的都没有了。
冯春红并不知道蒋天旭已经打算好分家的事,她这两天一直在蒋庆丰耳边旁敲侧击,让他主动提,赶紧把蒋天旭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