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镇再大,毕竟只是一个镇子,每天最多也就卖出去几十碗。但济陵县不一样,几千户的上县,光城里住的就有近千户人家,咱们去县里卖,按理说每天能多卖些豆腐脑,多挣些钱,就能多招几个人来帮忙,我想着,这样最起码能帮着最难的几家,把这个冬天熬过去。”
沈悠然听懂了他的意思,就是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就业岗位。但经过他的提醒,沈悠然也突然有了灵感。
“旭哥,我也想到了一个主意!”
沈悠然的灵感正是刚刚说的‘加盟’,虽然领会错了蒋天旭的意思,但他觉得这条思路可行。
“就按你刚刚说的,咱们就到县里去卖豆腐脑,但不是我们自己去,让雷子或者阿旺他们挑担子去卖,每卖出去一碗,他们自己抽两文钱。”
一碗豆腐脑八文钱,因为沈悠然舍得用料,光成本就占去一半,这样相当于负责制作和去卖的人对半分了收益,但因为技术、生产资料都是沈悠然这边提供,对刘旺他们来说就是只赚不赔的买卖了。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蒋天旭听了点点头,又补充道:“这样每天要做的豆腐脑就多了,也还是能像刚刚说的,多找几个人帮忙做。”
“没错!”沈悠然重重点头,“就这么办了,我这就找雷子说去。”
“哎,”蒋天旭连忙按住他,犹豫着开口道:“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我那十亩地。”
“地?”沈悠然重新坐下,疑惑的看向他。
“对,”蒋天旭点点头,接着解释道,“之前不是想着,大哥这五亩地先种一茬菜,开春再种粮食,我那十亩耕完还是种上麦子,能出多少是多少吗?”
沈悠然点点头,这是他们当初烧荒的时候就商量好的,虽然现在种麦子有些晚了,但如果现在不种,等到开春再种别的主粮,那等蒋天旭分到的这些粮食吃完,一直到明年秋收,口粮就只能花钱买了,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我是想着,与其浪费十亩地的种子,不如就先不种麦子了,都先种菜。”
“种菜要比庄稼伺候的精心,我和大哥肯定忙不过来,不如就把地租给两三户人家,等他们收了菜卖了钱,再把租金给我,这样不仅我和大哥能轻松些,还能帮到一些人家。”
这个法子再好不过了,沈悠然心想,只是…
“那你明年的口粮…”
“这不是还有豆腐脑生意吗,”蒋天旭不等他说完,就笑着打断,“有这个兜底,我也才敢这么说,我相信到时候,买口粮的钱肯定是有的。”
但不管怎么说,蒋天旭都是为了帮新村的人,才会这么做,沈悠然还是认认真真道了谢。
“悠然,”蒋天旭也认真道,“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就算帮不上你多大的忙,但只要我能做的,肯定不会推脱,你有什么困难,也可以试着跟我说说。”
沈悠然听了心里感动,看着蒋天旭的眼神,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些不好意思,他猛地一下站起身,又掩饰般的回身笑道:“怎么没有帮很大的忙,旭哥你今天帮的忙已经很大很大了!”边说还夸张的张大胳膊比划两下。
“那个,”他清清嗓子,边往外走边快速说道,“我先去找雷子问问,等跟陈叔他们商量商量,明天可能得开个会讨论讨论怎么分派,旭哥你也赶紧去地里吧。”
蒋天旭看他一眨眼就不见了人影,有些奇怪,怎么突然这么着急?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心想也不算晚啊。
算了,还是赶紧下地吧,还剩最后两亩地就耕完两遍了,明天让悠然帮忙从镇上把菜种买回来,他和大哥把垄子打好,就能播种了。
不过,刚刚悠然说的‘开个会讨论讨论’是什么意思,是说大伙儿一起商量商量?又想到今天听到的‘头脑风暴’‘鸡汤’等说法,蒋天旭摇着头笑一笑,看来悠然不仅想法多,这些稀奇古怪的词也不少。
蒋天旭匆匆往地里去了,沈悠然则已经到了高雷家里,正好人在家。
“你的意思是说,”高雷试探着确认,“我从你家担了豆腐脑去县里卖,不仅不用我先给钱,每卖出一碗还能抽两文钱?”
沈悠然笑着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
“那怎么行!”高雷大声道,“悠然,我知道你们都觉得我家难,想帮我,但是大家已经帮我够多了,这样纯占便宜的事我要是干了,那我成什么了!”
看他反应激烈,沈悠然有些诧异,不过想到他一贯要强,又有些理解,开口解释道:“这哪里是纯占便宜的事,这不就是你自己出力挣钱吗?跟你去城里扛活是一样的。”
“那怎么一样,我在城里就算一天帮着卖出去上百碗豆腐脑,雇主顶多也就给十个铜板!”
“呃,”沈悠然想了一下,没法反驳,因为现实就是这样,典型的“劳动剥削”,个人创造的价值和收入严重不匹配,在现代社会都无法避免的问题,更遑论这个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