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夫君他口是心非 > 第25章 一十六

第25章 一十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更何况这位爷不是个草包,是真领过兵打过仗,战功显赫,深得皇上太后宠爱,自请上交兵权,到他们这小小的钦天监做个监副的。

为此,还引起了一阵不小的争议,有人唏嘘,有人暗叹,但不管怎样,裴朗宜就是顺顺利利地做了这个监副。

桌案上摆着今年的天气预测,裴朗宜翻了两页,风调雨顺,没什么大灾大旱,顺顺当当的。

他想到了庆康一十三年的洪涝。

那年连日下雨,各地被淹了的折子满天,最震惊朝野的还是晋原城外的那一场。

满天的洪水,尸横遍野,百姓哀嚎,妻离子散。

那如父亲一般,叫他敬仰的岑大人,永远地消失在了这场洪水中。

一同死去的还有他那自小端方,风光霁月的发小,余下的是满怀仇恨,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岑慎玉。

还有他的妻。

他那原本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妻,不得已长出了羽翼,变得知道权衡利弊,谋定后动。她的郁症,她腿上的伤,她那原本明亮的,仿佛碎掉又重新拼起来的眼睛。

可她又回到了那年。

裴朗宜不自觉攥紧了拳头。

她郁症复发时整天一动不动坐在那池子旁看鱼,可那时候,那鱼都还没长大。

裴朗宜叹了口气,他急切地掐指,算不出只言片语,试了许多次,终于还是停下了。

心乱如麻。

“王爷,今年的农耕......”

有底下的官员走进来,本是喜气洋洋的,见裴朗宜这副模样,愣住了。

这人名叫付习,人跟名一样不机灵,是个书呆子,在裴朗宜手底下做事,也是倒了霉了,时长叫他捉弄。

付习嗅到一丝不妙的气息,还是问:“王爷,怎么了?”

裴朗宜抬头,刚刚的状态一扫而空,速度快到叫付习都有点恍惚,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他往前走了两步,把手里的一叠纸给了裴朗宜,又恢复了喜气洋洋的表情:“这是今年的农耕预测,五谷丰登,是个丰年啊。”

裴朗宜翻了两页,应和着:“的确是个丰年。”

“监正冯大人今明两日去了京郊,还烦请王爷写个折子,递到圣上面前。”

“自然。”裴朗宜应着,将那叠纸放到了案上。

“还有一件事。”

付习正欲走,又想起了什么似的折了回来,“监内的藏书馆内藏书颇为混乱,底下的人找书时有珍贵古籍坠落,有损毁的情况,还请王爷示下。”

正好裴朗宜也要找书,便道:“我去瞧瞧。”

踏进藏书阁,才发现不仅仅是古籍坠落,而是一整排的书架都倒了。

做了错事的人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裴朗宜看了一眼那混乱程度,嗤笑一声,“你倒是会给大伙找活干。”

那人官职颇低,也刚来没几天,跪在那说话都不利索:“属下......”

“行了,罚俸三个月。”

裴朗宜摆摆手,叫人退下去。

那损毁的古籍已经被仔细地放到了桌子上,书脊摔的四分五裂,书页也撕了。

他上前查了一番,了然了,吩咐下去:“找个修复的能工巧匠,叫他仔仔细细修好了,有赏。”

他在书架前踱了两步,说到底这虽是偶然,可以钦天监藏书的混乱程度,这些年了,大家去找书时,也都是相互询问,哪些书在哪,被绊住脚的也不是一次两次。

是该整治整治了。

更何况这里头的藏书浩如烟海,整理了也好找,裴朗宜不经意地想。

他从不吝于将自己的想法做出来,当下便吩咐下去,重整藏书阁。

那倒下的书架被几人合力抬起,满地的书却还散落在地上,被人一沓沓地抱了出去,先存到干燥的库房,等待整理。

裴朗宜在现场指挥,却无意间看到那墙与书架之间,掉出了一本。

他上前捡起来,看那名字却眼生。

瞧着书名是本符法书,倒是更奇怪了。

齐王殿下师从玄一真人,在这上头颇有慧根,博览群书,再者,道术毕竟不是仕途,书籍也有限,能没叫他看过的倒还真少。

裴朗宜翻了两页,里头的符法多种多样,有见过的有没见过的,他叫过一边的付习来,这人不机灵,读书却不少。

裴朗宜问道:“你看没看过这本书?”

付习接过来,翻了两页,也是摇摇头。

裴朗宜心中一顿,不发一言。

付习道:“许是前几日从岭南运来的前朝古籍,那地方密林横生,湿热难耐,连符法也格外隐秘些。”

裴朗宜点点头,没再说什么,揣着这本书,回了自己的那间屋。

他大略地翻了翻,这书籍质量奇差,字迹模糊不清,中间还缺了一页,更觉奇怪,藏书阁收录书籍时,至少会检查缺页,污渍这些,少了一整页的书肯定进不来。

那便只有一个可能,这缺页是被人撕去了。

更何况,按这字迹和纸张的程度,怕是这书年岁不少了。

他翻到缺页之前的那一页,字迹模糊不清又潦草,题目更甚。

裴朗宜走到窗前,只见上头写着的是口口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