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在过劳死边缘开马甲拯救世界 > 第15章 15 被发现

第15章 15 被发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楚清歌:“……”

宁长空:“让他等一下,别拒绝。”

“好,等我一下——”我换个衣服。

左边受过伤的肩膀忽地使不上劲,刚碰到药瓶边的右手一颤。

话音被药瓶落地的声音打断。

“小师弟?”

楚清歌随机应变:“没事,我不小心把东西碰倒了——”

一阵气劲卷过,越静亭已经把门给轰开了。

“……小师弟?”

打开门,越静亭看到的,是一个趴伏在地上咳嗽的瘦弱身影。

灵气复苏零年,12月13日22:23,灵篆院·林锦松的小院。

“扑热息痛。”碾碎了药片检查,药王谷留下值守的大夫脸色有点难看。“止痛退烧的。”

床上的人被抱到了床上,贴着退烧贴,精疲力尽地睡了过去,气息还是有些不稳。

越静亭脸色也很难看。那瓶药他估计装满了能有一百片,现在已经下去了四分之一。

这孩子是什么时候吃的这么多药?

“气血两虚,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导致的发热。”大夫细细把着脉,“我再改改药方。还是得精细养着,不要累到。”

越静亭深吸口气:“好,我明白。”

灵气复苏零年,12月14日9:12,灵篆院·林锦松的小院。

宁长空昏昏沉沉地睁开眼,迎面就是越静亭坐在他床边的身影。

“醒了?”坐了一宿的越静亭稍稍活动了一下,按掉手机。“我先喊人把早饭端过来。”

宁长空躺在床上,目光追随着越静亭走到门边喊来人,嘱咐了两句,又走了回来。

……啥情况?

“烧已经退了,还有哪里不舒服吗?”越静亭尽可能心平气和地问。

床上的病人防备地盯着他,又往被子里缩了缩。

对,防备。

越静亭想,这就是违和感所在。

他实在不会揣摩人的心思,通讯录里的人翻了两遍,还是觉得有个同龄的侄女的燕宜安最靠谱,给她发了消息。

他给她长篇大论地发了一大串,她给他头头是道地分析了一大摞。

林锦松来了灵篆院之后的表现,太完美了。

毫无怨言地接受了和健康挥手永别的身体,近乎温顺地接受了他人以自己的命运为筹码的交易,任劳任怨地安抚好情绪反常的书院学生,甚至努力地和灵篆院的每个人打好关系,再当一个好学生。

但林锦松只是个还没成年的,几个月前被突然扔进修行界的,习惯了自己谋生的孩子。

燕宜安分析着。她说燕晓灵刚刚接触到修行界的时候,就算有她引路,也是天天睡不好,因为要赴未知的前程而迷茫、恐惧。

她说燕晓灵期中考考完,哭着给她打电话,说她梦里都是各种妖怪的脸,和漫天的血。

孩子还小,屡遭变故,哪里有不心慌、不害怕的?

他越表现得坚强,越坚不可摧……那就越说明他怕得不行了。

“连你们都怕。”燕宜安一锤定音,“只好像刺猬一样,用坚硬的外壳把自己保护起来。”

更何况他本就孤身一人,无依无靠。

越静亭搓了搓手,回忆着他刚刚在手机备忘录里敲的腹稿:“小师弟,我……”

有人敲门,早饭送来了。

越静亭的话被打断,提起来的劲一下子散了。他于是沉默地让人进来,扶林锦松起来坐好,再在他面前架好小桌板。

等人都出去了,越静亭端起碗,长出一口气。

林锦松到现在还没说一句话,只是窝在床上,怯怯地看着他。

像是在等待审判。

去他的腹稿,燕宜安都是从哪里找到的那么多煽情的话的?言情小说?

“我没和老师说昨晚的事,”他顺着思绪,慢慢说着,“我就说你昨晚回来不舒服,大夫说还要静养段时间。”

林锦松的肩膀放松了一点。

越静亭舀了勺粥,晾在那里:“我当年也是……被大师兄捡回来的。孤儿。”

他垂眼看着手里的碗。

林锦松讶异地看了他一眼。

“我被检测出来甲级中等的灵根品质的时候,很开心,觉得自己总算有用了,没白吃这么多年饭。”

林锦松就着越静亭的手,喝了口粥。

越静亭机械地晾着新的一勺粥。

“我不说什么才能不重要,什么优秀不重要……唉,我自己都不信。”

“起码在我这里,”越静亭总算抬起头,和林锦松对视,“你不需要做个好孩子,锦松。”

小孩愣愣地看着他。

“知识学不会也没关系,事情做不到也没关系,不开心、想抱怨也没关系。”他很认真地一件件数着,“身体不舒服……那就说不舒服,不要瞒着人,不要瞒着我。”

林锦松喝了口粥。越静亭放下碗,小心地、轻柔地把手放在他肩膀上。

小孩抖了一下,但没躲开。

“以后不拜师,不回灵篆院,去了其他地方……都没关系,还可以来找我。”

燕宜安跑了这么多年,学术会议上见面了,吵架了,结束了不还是可以一起吃顿饭?

第二天早饭,他不还是要假装无意地在师父面前汇报小师妹的近况,再看老头假装不在意?

越静亭向来是一个很珍惜缘分,很擅长维护缘分的人。

“做你自己就很好了,锦松。”

他尽可能模仿着回忆里那个人的语气,却怎么也不能说得那般温和。

小孩的眼圈瞬间就红了,呜咽着扑进他怀里,哭得脊背一颤一颤的。

越静亭有些别扭地把人揽进怀里,心里大石落地,又有些感慨。

当年对他说这段话的人走了,他也总算能把这段话说给别人听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