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亢的鸡鸣声掀开村庄的序幕,鸟鸣,狗吠和孩子的哭喊声开始陆陆续续响起。
温荼睁开眼睛,屋内还是灰蒙蒙的,她拉起身上的被子,蒙头盖上,准备再睡个回笼觉。
昨天睡的太晚,她还没睡够。
温荼是被一阵敲打声吵醒的,她起来的时候床上已经没了温礼和温姝的身影。
走出屋子她看到温礼正在收拾院子里的小石头,温姝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温礼也不赶她走,只是一直留心着温姝那边的动静。
“阿姐。”对上温荼那双含笑的眼睛,温礼的小脸霎时红了。
“温大伯和温三叔大早就来修篱笆了,还带了早食,放在厨房你先去吃点吧。”温礼转移话题。
温荼知道他这是害羞了,便没再打趣。
吃完早饭,她问了去镇上的方法,便朝着村口的方向而去。
据温山所说,村口每天的辰时初会有牛车在村口载客,一趟一文钱。
当温荼到的时候牛车已经站在村口,车板上已经坐满了不少人,温荼找了个缝隙总算挤上了牛车。
马车上的大部分都是村里人,大娘们最喜欢东家长西家短,温荼作为最近稻花村的话题,一出现就成为大娘们的八卦对象。
面对这些大娘的问话,温荼只能装傻充愣或是笑笑不说话,次数多了这些人便觉得没意思不再拉着温荼说话。
等到村长上了牛车,车夫这才扬起牛鞭赶路,约莫走了半个时辰的牛车在镇口的大树下停下。
拿着箩筐的大娘们纷纷下了牛,正当温荼也要下去时听到村长在后面提醒,“牛车午时初就往村子走,你自己算好时间。”
“多谢村长。”温荼承了崔村长的这份情。
进城需要一文钱,温荼和村长一前一后交钱进城,因为两人的方向相反,温荼问了村长镇上商铺的大概位置后两人就分道扬镳了。
根据村长的指示温荼很快就找到了集市,集市上人来人往,叫卖声不断。
温荼原本打算先去粮铺买米,但在路过一处小摊前停下脚步。
那摊子上摆放着两种竹篓,小的只能装三四斤的东西,大的足有半人高。
“老板竹篓怎么卖?”
“大的八文钱一个,小的五文钱一个。”汉子见是个白白嫩嫩的小姑娘头也抬的回答。
温荼皱眉,“大的五文钱,我买一个。”
“这价格太便宜了卖不了。”大汉为难的说道。
“那算了。”温荼毫不犹豫的转身。
大汉原本以为温荼是个不谙世事姑娘,见她如此果断顿时有些急了,“七文钱,我就卖你。”
温荼跨出一步。
见温荼不为所动,大汉咬着牙,“行五文就五文。”
温荼背着箩筐终于在一处十字路对面看到了粮铺的标识。
正当她准备穿过马路时,一辆马车忽然从路口冲出,温荼连忙躲避,在躲避的时候由于重心不稳摔倒在了地上,手掌处有些许细微的擦伤。
温荼从地上爬起来,活动四肢,感受身体其他地方有无损伤。
“抱歉,是在下的马车惊扰到姑娘了。”
男子一身月牙色锦袍,气质儒雅,一双水光潋滟的桃花眼,看谁都含着几分情意。
“是我自己没仔细看路。”温荼身上没太大的伤,也不想站在路中间被人当猴子围观。
她捡起地上的背篓要走。
男子上前阻拦,他从腰间摘下淡紫色的荷包,从里面掏出二两银子,递给温荼,“这是我的赔罪礼,还请姑娘收下。”
“我无事,公子不必如此。”温荼绕开他继续往前走。
“在下裴烨,姑娘若是有什么不舒服可以去镇上的天香居找我。”裴烨冲着温荼的背影喊道。
“有病。”温荼心中暗骂,她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如此积极的将事情主动揽下,这人也就是遇到了她这个歌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五好青年。换了别人早被讹上了。
温荼走到粮铺里,买了些米、面和大豆,又辗转去买了锅、蜡烛、碗、陶罐、盐、糖,菜种等等,一趟下来带来的二两银子已经花的七七八八了。
不得不说花钱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温荼从最后一个店铺出来的时候已经快巳时末了,她加快脚步往城门口走。
“老板这个猪肉怎么卖?”温荼在经过一家猪肉铺的时候想到家里没有油了于是停下脚步,指着其中一块五花肉问道。
“十二文一斤。”
“这个猪板油呢?”
“这个得十三一斤。”
温荼咬咬牙,从荷包里掏出二十五文钱买了一斤猪板油,和五花肉。
等她背着背篓出城的时候牛车已经在树下等着了,比起来时的人挤人,回去的马车显的空荡很多。
温荼背上的竹篓和铁锅引起了不少人的侧目。
“温荼啊,你这铁锅花了不少钱吧。”有大娘问道。
温荼叹了口气,面上露出忧愁的神色,“是啊,这铁锅就把我身上的银钱都花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