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泼大雨日,寻风家的小院。青瓦屋檐下,雨珠子连成线一般顺着屋檐落下。
快到吃午饭的时候了,小院儿的厨房中飘出一丝袅袅青烟。
廊下,长生与寻风挤在一处,正目不转睛的盯着寻风手中的动作。俊秀细嫩的脸上露出少有的认真。
因是雨日,长生不能到处跑着闲玩儿,忽想起前些时日在巷子里瞧见几个孩童玩耍时手中拿了一个木鸢,便哀求寻风也刻一个给他。
寻风这个糙汉哪能做出这么精细的玩意儿来,但架不住长生哀求他了一早,便在院子的柴堆里寻了块儿木头打算试试。
小院的木门处忽出现了一双沾着了泥浆的官靴,那人推开了虚掩着的木门。
遮雨的斗笠下露出于是之白俊的面孔来,他右手提了从酒楼打包的两只烧鹅。
廊下认真的两人听到动静往门口看了一眼。
“哥”长生站起身在廊下大喊着。
于是之走到廊下,摘下身上的蓑衣,他的下巴处染了一层淡淡青色,神色也不如往日那般潇洒,整个人总萦绕着一种愁意。
“在做什么?”他问。
“寻风大哥给我在做木鸢,就是……”长生为难的看了寻风手中的那个四不像木雕,“就是太难看了一点儿。”
于是之望去寻风手中的四不像,呵呵笑了两声。
江氏听到院子里的说话声,从厨房走出来,见自家院子多了个人,她用手帕挡着头顶的雨,穿过小院儿,笑盈盈的走到廊下。
“世子今日怎会冒雨过来?”
于是之将烧鹅递给了江氏,“从河南回来以后还没有来看过你们,今日闲来无事就来坐坐,从酒楼打包了两只烧鹅中午加个菜,正好长生爱吃。”
于是之淡笑着看去长生,长生还惦记着寻风手中的木鸢,又挤在了寻风身边。
江氏收下烧鹅后,又去厨房忙活了。
三人坐在廊下,于是之看着长生与寻风认真的身影,不自觉的从怀里拿出了那条帕子。
几月过去,帕子上的香味却毫不减淡,那是于是之每晚都把这帕子和胭脂放在一处,用胭脂的香味日日熏着,方才能让他时时刻刻都与香味在一处。
过了会儿,寻风的木鸢雕好了,长生便得了一个模样儿甚为粗糙的木鸢。
看着那木鸢了好一柜子,长生苦着脸嘟囔,“这也太难看了些,与那几个孩童手里的一点儿也不一样。”
本想得夸奖的寻风,见此,重重的摸了长生的脑袋一下,“你这小子,我废了这么多功夫你还不乐意了,哪里不一样了?”
长生拿着木鸢有些不明白,为何同是木鸢,自己的就如此难看,他开始闹了起来。
于是之坐在廊下听着雨声,对两人的打闹充耳不闻。打闹声音,有些过于响了,吵醒了正在屋里睡觉的满儿姐。
寻风听了怕等会儿妻子责骂,赶紧进屋哄女儿去了,进屋前指着长生道。
“瞧你小子干的好事!”
长生拿着木鸢撇起了嘴,走到于是之身边委屈的喊了声“哥!”
回过神来的于是之轻轻抚了抚长生的脑袋,头一次对长生有些敷衍道。
“乖,若不喜欢寻风做的,明日我让人给你做的新的木鸢。”
长生这才发觉于是之不对,卖乖的靠在于是之身边,“我不要他们做的,哥得空儿了亲自给我做一吧。”
于是之望着雨,点了点头。
午饭时,雨势小了些,不过却刮起了风。
外头比屋里要凉爽,寻风搬了张桌子在廊下,几人索性就在廊下赏雨用饭。
江氏身为女子,自然是瞧出了于是之心情不佳,她胳膊轻轻碰了下丈夫的胳膊,随后眼神往于是之那处瞧了瞧。
寻风外表粗狂却心细如发,他轻轻摇了摇头让妻子此刻先不要多事。
可惜,江氏实在忍不住,待饭后她对于是之道。
“世子若真是瞧上了哪家的姑娘,去让媒人求娶便是了,何苦一人独自烦恼。”
求娶?若能求娶,他还在这烦恼什么,斯人已逝啊!
于是之叹了口气。
寻风重新哄睡了女儿,出了屋门就瞧着妻子与于是之攀谈了起来,他连忙拉走了江氏,带着歉意道。
“世子勿怪,絮娘也是关心您,不过她一向直言直语恐冒犯了世子。”
于是之不在意这些,他笑了笑。今日他才不光是要见见长生,还意要寻风去查周家的事。
寻风道。
“云翠庵的那个师太,世子若抽不开时间,小的就和长生再去云翠庵一趟,势必撬开那师太的嘴。”
上次还老尼姑老尼姑的骂着,这次寻风为了女儿就改了口,说话彬彬有礼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