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婚事,祁嘉宁没有半分羞涩,反而趾高气扬地站在太后身边道:“不懂得欣赏我的人也不配当我的驸马。”
她整个人都洋溢着自信。
“你……”但皇后却被她的话气的一噎。
“哀家看嘉宁这话说的没错。”太后慈爱地拉着祁嘉宁的手道:“嘉宁别怕,祖母到时候给你找一个咱们乾元最好的男儿。”
闻言,祁嘉宁喜出望外,她高兴地行了一个礼:“多谢祖母。”
她显然是极为期待自己的婚事,几乎所有少女都会忍不住幻想自己未来的夫婿,期盼自己未来的夫婿温柔又俊郎,祁嘉宁也不例外。
见她这模样太后看着也高兴,总不比她二哥,让太后头疼。
又想起祁予安的婚事,太后的眉头皱了起来,她愁眉苦脸地道:“修韵啊,你说安儿这婚事何时才能不让哀家头疼啊。”
左修韵并未将那日祁予安抱着一女子去她凤仪宫的事告诉太后,所以太后并不知情,而今日,她也不打算说,她只道:“安儿还小,母后也别太着急。”
“怎么不急!”太后怒怼:“安儿都满二十五了,他父皇像他这么大,膝下都有三子了。”
确实如此,皇家最看中的就是子嗣。
一旁的张嬷嬷想到什么,忽然道:“太后,京城里的贵女这么多,王爷不愿意选,不如您替他相看相看如何?”
太后看向她,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她话里的意思。
张嬷嬷笑着道:“以前您不相看那是因为王爷没在京城,如今王爷已经回京,您相看几个合适的,然后直接去问王爷的心意不就可以了吗?王爷在战场上待久了,不懂男女之事,您多替他拿拿主意,这事儿说不定就成了。”
听到这话,太后忽然眼前一亮。
“是啊,正好马上中秋。”太后想到什么:“对,就这样做,你现在就去办,召集京城里的贵女中秋入宫陪哀家入宴过节。”
张嬷嬷笑着行礼应下。
只是她正打算退下去时,左修韵却突然出声叫住她。
“等等。”
太后不满地看向左修韵。
左修韵语气温和道:“母后,您别着急,就算要召集贵女,咱们也得事先商议商议,总不能把京城里所有官宦家的女儿都找来,也得有个范围不是?”
也是。
太后想了想后道:“那就只请五品以上官员的女儿。”
张嬷嬷问:“那些公府和侯府的女儿呢?”
太后道:“也一起吧。”
张嬷嬷忽然想起什么:“奴婢听说一月前永平侯府寻回了丢失数十年的女儿,不过那女儿生来就患有心悸之症,所以至今还未婚配,不知此人太后可要请她入宫?”
听到永平侯府,左修韵和祁嘉宁两人不约而同地对视一眼。
但太后在听到心悸之症后便皱起了眉,果不其然,她摆手道:“既然如此,那身体有疾的也不用入宫。”
太后疼爱孙儿,又怎会给他找一个身体有疾的人做他王妃,哪怕是侍妾太后也不愿意。
这也是为什么左修韵不将那日之事告诉太后的原因,她害怕两人之间还没什么进展,就被太后一刀切断,不过安儿真要做的事也无人能够阻拦。
张嬷嬷刚想应声,谁知,却听到皇后和公主两人竟同时开口。
“不行!”
两人的反应让太后意外地看了过去。
左修韵暗自给了祁嘉宁一个警告的眼色,怕她说漏什么,然后笑着道:“母后,永平侯府那个女儿儿臣见过,为人也是亲厚有礼,就算不选她为安儿的妃,也可以让她入宫来游玩一番,如此永平侯爷也会感念太后的恩惠,为皇上做事也会更卖力,岂不美哉。”
倒也是。
唯独漏下永平侯府刚找回来的女儿也不太好,别叫旁人误会太后不待见永平侯府。
如此,太后便点头同意:“那就把她也叫进宫来。”
张嬷嬷应下:“是。”
张嬷嬷去办了这件事。
太后下达命令,朝中五品及五品以上官员的女儿中秋入宫陪太后过节,赏花赏月,共度团圆。
永平侯府的阮时卿和阮时烟姐妹俩自然在受邀之中。
但上次入宫卿卿就受到惊吓昏迷了,姜母本不想让卿卿再次入宫,想找个理由推辞不去,可谁知张嬷嬷竟还专门跑来侯府传话,说是阮时卿初回京城,太后还未见过人,所以也想瞧一瞧。
如此,阮时卿便不得不去。
卿卿刚回京,所以她不知太后此时邀请众朝臣女儿入宫过中秋是何意,但阮训庭和姜芳仪却一清二楚。
皇上共有七子,大皇子安王已经成婚,而二皇子湛王和三皇子瑞王却都还未成婚,四皇子、五皇子早逝,六皇子、七皇子还未成年,太后素来疼爱湛王,此时召集众女入宫,这是打着中秋团圆的名义在为湛王选妃呢。
就是不知太后专门派人来传召他们卿卿入宫是什么意思。
姜母有些担心,她从未想过要让卿卿入皇家,不论是正妃还是侧妃她都不愿,她只想她的卿卿远离是非,平安喜乐一生。
阮训庭宽慰她:“别担心,太后应该只是好奇。”
姜母也认为是这样。
毕竟卿卿患有心悸之症是满城皆知的事,她也不认为太后会为湛王选卿卿为妃,估计只是好奇,又或者是让卿卿去充数的。
而阮时烟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她却不想入宫。
一来是因为她听说过湛王的传言,此人心狠手辣、冷漠绝情不是良配,二来是因为她心思都在姜词轩身上,她只想嫁给姜词轩,当未来的武安公夫人,也是受众人敬仰和尊敬。
所以在临近入宫的前一晚,阮时烟感染风寒病了。
为了不让时烟的病冲撞了宫里的贵人,阮训庭只好连夜将此事禀明太后,太后翌日一早便派人传话,让阮时烟留在府中好好养病。
如此一来,便只有阮时卿一人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