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依次排列开。为了迎接宝贝女儿回家,家里准备的饭菜丰盛极了。什么牛羊鸡鸭鹅……可谓是应有尽有。
李衍坐在桌边,拘谨地将双手放在膝头,像个乖乖仔。
在他对面,是学姐的爸爸妈妈。虽然老两口对他这么个出其不意被宝贝女儿领回家过年的陌生男人,始终保持着一种怀疑和审视的态度。但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老两口还是展现了淳朴和好客的礼节,一直在劝他多吃多吃,不要客气,就当在自己家。
但李衍却还是拘谨得要命。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学姐的妈妈爸爸对自己的隔阂,他却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消除这种隔阂。
虽说学姐千万次叮嘱过他要假装是普通同学,不要暴露两人的恋人关系。但是他真的好想让学姐的妈妈爸爸也能喜欢自己,认可自己呀……
李衍悄悄看向学姐。他就坐在学姐身边。而此时,他的学姐程之遥正拿着筷子大快朵颐,都快顾不上他了。
程之遥心情十分舒畅。啊呀啊呀,无论什么时候,果然还是家乡菜的风味最合胃口,都是妈妈亲手做的,每一样都是她爱吃的,满满都是妈妈的味道……
程之遥吃得兴高采烈,无意中看见李衍在一旁非常拘束,也不怎么动筷。
她觉得奇怪,心说难道是怕生不太好意思,便招呼他:“愣着做什么,别客气,快吃呀。知道你不爱吃辣,我妈在好多菜里都没放辣椒呢。”
一边还很开心地给李衍介绍家乡美食:
“我们家这边的羊肉可是最好吃的,没有冷冻过,非常新鲜,没有一点膻味,清炖的更是美味非常。来来来你尝尝。”
说着就把香喷喷奶白色的羊肉汤推到他面前,热情推荐他来一碗。
李衍矜持地自己盛了一碗,抿着嘴笑着,又甜蜜起来了。学姐还是好疼好疼他的,那么那么地关心他,连他口味都照顾到了……
对面,冯妈妈也觉得有必要缓解一下客人的紧张情绪,便开始找话题闲聊:
“小李跟我闺女是一个学校的同学,那是学什么的呀?”
李衍刚拿起汤勺准备喝汤,闻言立刻放下勺子双手放到膝盖上:
“阿姨我、我是学音乐的!”
“哦……学音乐的……”
冯妈妈一听说是学音乐的,就兴趣缺缺,不太感冒的样子。
她之所以这种反应,是因为这里的人对学音乐这件事都不太感冒。不仅仅是对音乐不太感冒,对音体美都不感冒。因为在小县城,教育资源非常匮乏,这些人文美育类的教育,学习成本昂贵,不是普通人家能负担得起的,并且评判标准抽象,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相应的天赋。相比较而言,文化课是门槛最低、最普及、也是普通人能接触到的最公平的上升途径。
在这里,大家普遍都在文化课的战场上卷生卷死。只有成绩不好并且家里有点小钱的孩子,才会去花大价钱学习音乐、美术或体育,以求能借助这类特长在各类升学考试中获得加分,即使文化课差一些,也能和那些成绩好的孩子进入同样的重点初中、重点高中、乃至重点高中就读。
因此,艺术生,在这座小县城几乎就是“家里有钱但成绩不好”的代名词。哪怕是走艺术特长生的路子进入名校,那也是处于鄙视链的底端,一说起就是“用钱砸出来的”。
程之遥却难掩兴奋:
“妈,爸,你们不知道,他的妈妈是……就是那种经常登台表演,在国内外各个大奖赛获奖的那种钢琴家,可厉害了!他的奶奶更厉害……有多厉害,我就不说了……”
她怕说出来,妈妈爸爸太激动了。还是先低调,低调为好……
“啊……挺好……”妈妈和爸爸依旧看起来不太感冒的样子。
没办法。对艺术生根深蒂固的偏见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破除的。
为了打破尴尬,程之遥的妈妈就继续找话题问:“过年怎么不回家过呀,爸爸妈妈不着急吗?”
李衍眼神暗了下,失落低声道:“我爸爸妈妈离婚了……我从小跟着我奶奶长大的……”
老两口脸色一变,对视一眼。
啊……
离异家庭……留守儿童……
李衍继续低声道:
“后来我奶奶去世了,我到我爸爸家生活,又跟爸爸关系不太好,爸爸妈妈都各自组建了新家庭。所以最近几年,我都是自己过年的……”
老两口听得有些坐立难安的。啊,离异重组家庭,过年那么重要的日子,都是一个人过……
好可怜的孩子!
李衍说着说着又高兴起来:
“但是,但是学姐这次把我带回来,让我和她一起回家过年,我就不再是一个人了……谢谢阿姨和叔叔,能让我在这里和你们一起过年……我真的好开心好开心……”
老两口当即有些心软。过个年都没地方过,能不用单独过年都这么高兴……好可怜的孩子……
于是淳朴善良的本性发作了,开始使劲劝他吃菜,还哐哐给他夹菜,把他的碗里堆得满满当当,都是好吃的。
李衍托着堆得小山一样的碗,受宠若惊地看向学姐。
程之遥对他挑眉笑,用眼神对他说:
看,我就说了我妈我爸人可好了,一定会喜欢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