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师一瞪眼:
“还好意思嘚瑟!都让人告到学校去了!”
程之遥微微有些不服气:
“去告状的是镇上专业收废品的!觉得我们抢了他们生意!要不哪有人管这些事!”
郑老师又继续数落:
“初中时候又有了新点子,看那时两元超市在镇上火爆得很,吸引了一帮学生去买东西。好啊,又开始计划开两元店,嫌人家两元店规模小种类少,打算把全镇最宽的那条商业街两旁的商铺全盘下来改造成品类最繁华的两元店……然后你当时还说什么来着?把挣的钱在路口修一个高塔,里面建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里面还有公共机房……”
程之遥昂着脑袋:
“我承认这个想法在当时可能不太容易实现,所以我想想也就罢了。但其实是有一定可行性的,主要是启动资金的问题……”
“高中更是不得了。想去华海大学旅游,直接不声不响的,自己放假坐车跑华海,然后流浪一整年,吓得全家人都以为是被人贩子拐跑了。结果一年多以后找到人,全须全尾的不说,在那边当社会大姐大当得美滋滋……”
这下程之遥淡定不能了。她的脸开始升温变红,头顶几乎要冒出蒸汽,像烧开的水壶
黑历史就这么被揭开,那叫一个坐立难安啊……
“老师,都过去好久的事了,你提这些干嘛……”程之遥涨红着脸说。
郑老师说:“要不是及时找到你,你怕是要混□□了!”
“没有!哪有那么严重!我就打扮得非主流一点而已!跟□□没有半毛钱关系!”程之遥争辩。
李衍在旁边托着腮听得津津有味,对这段经历好奇极了。
学姐过去,竟然还有这么离经叛道的时期吗?
郑老师笑着回头跟李衍说:
“当时她竞赛成绩很好。本来是想让她走竞赛赛道十拿九稳的,结果因为那一年多的时间,错过了后续的竞赛。没办法,就开始准备高考。结果没想到,回来之后,不但没受那一年多影响,竟然比过去还踏实!学了一年多,参加高考,成绩还是名列前茅,最后有惊无险进了华海……”
“你怎么就喜欢走这种崎岖的小路呢?”她笑着问程之遥。
程之遥脸上热意还未消散。她也开始思考,是啊,自己为什么总是放着妥帖的日子不过瞎折腾……然后搞出她此生最愚蠢的一段经历……
她正在思考人生,就听老师又说:
“你这个性,过去总是让人担忧,觉得太爱冒险。现在想想,倒也不算是坏事。有些事情总要经历,要是总万事求个稳妥,那也未必能走得出去……”
程之遥抬头:“老师你……”
窗外的日光从阳台的玻璃照进室内。郑老师的目光,在这阳光中也变得格外柔和。
“既然这是你想做的,那就去做吧。”郑老师柔和地看着她说,“既然你已经打定了主意,那就放心大胆地往前走吧。有瓶颈期很正常,大胆地往前走,只有往前走,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郑老师想留下两人吃午饭,程之遥不好意思再耽误老师时间,便推托家里有事要走。
于是郑老师送两人一直到楼下。
“老师,我会回来的。”分别之前,程之遥握着她的手,低声。
郑老师替她整了整头发,笑容中,蕴含着某种复杂的情绪。
“往前走吧。能不回来,就不要回来了。”她拍了拍她的手臂,轻声说。
“老师已经不能教你更多了。接下来的路,就要靠你自己走了。”
她目送着人离去。
上午的日光中,年轻的背影,也闪着崭新的希望。
郑文娟站在原地。她微笑着舒了口气,又微微有些怅然。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
当年她也曾经有过很多梦想和抱负,却厌倦于互联网行业急功近利的风气,又在一次内斗中,身心俱疲,最终意气用事,辞职离去。也在那个节点,父母不断劝说她回老家。于是她便离开了大城市,回到了这个自己的家乡。
本来只想在这里停下,休整一段时间,重新出发。没想到自己会像一粒沙,就这样搁浅在戈壁滩上。听从父母的安排,在这里工作、结婚、生子……
那点意难平,在日复一日的茶米油盐中,也渐渐磨平了。
只有在这种时候。只有在她的学生看望自己的时候,她才会从那些日常琐碎中挣扎出来,隐约记起了,自己年轻时也曾朝气蓬勃,也曾有自己的抱负和目标,也曾对未来,充满了畅想……
“郑老师,刚刚来的是你亲戚啊?”一声问候,打断了她的思绪。
她回过神。有邻居经过,望着离去的二人,好奇地问。
郑文娟眨眨眼,咽下心头翻涌的情绪,然后笑着朗声回答:
“不是亲戚。是我学生!”
“学生?”邻居有些惊讶。她是乡镇小学的信息课老师,这个学科不过就是带小孩玩玩电脑,在这里都知道是个闲差,基本形同虚设,又哪里会有学生特意过节来看望呢?
“是。”郑文娟挺起胸膛,笑着说,“就是那个女孩,每年都会来看我,成绩很好,考上了华海大学!”
语气中是掩饰不住的骄傲。
是的。这是她倾注了全部心血教出来的学生。
是她唯一的学生。也是最好的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