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红瑰玫的小王子[娇夫] > 第214章 番外*何以为家(七)

第214章 番外*何以为家(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学的微机课堂闹哄哄。郑文娟坐在讲台的电脑后边,无聊地剪着指甲。

郑文娟那时刚刚生完孩子修完产假回来,被家长里短一堆鸡毛蒜皮缠得头脑子疼,整个人带着股怨气,郁积于胸,又觉得懒懒散散,人生漫无目的。

底下坐着的是三年级的小学生,这是这个班这学期的第四堂微机课。

郑文娟懒洋洋放下指甲刀,站起身,用力敲了敲讲台。

底下学生静了下来,齐齐望向她等待她发话。只有个别调皮的还在小声窃窃私语。

郑文娟懒得管偷偷讲小话的学生。她在这个乡镇小学寻了个闲差,当个什么微机课老师。不过就跟机房里的电脑一般,都是摆设罢了。

虽说上边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于是学校开设了几门素质教育课程。但说白了,在乡镇,微机课跟美术课、体育课一个层次,都是给学生一个光明正大玩的机会。还真指望学生能学到什么知识吗?

郑文娟拖着长音,懒洋洋地开口。她依照惯例讲了纪律,然后教小孩不要把脚上的鞋套摘下,不要乱动插座,自己开机,都开机了是吧,好,现在所有的电脑屏幕都被老师统一控制了,不要说话了啊,听老师开始讲课……

然后就开始自顾自讲解一些很基础的电脑使用技巧。

她的电脑上能看到所有学生的屏幕。已经有好多学生,学会偷偷反复开关机,脱离老师控制,自个玩自个的了,她也不管。反正机房里没联网,学生一般就玩玩电脑自带的本机游戏,什么蜘蛛纸牌啊,扫雷啊……

底下的嗡嗡声和交头接耳的欢笑声渐起,看起来已经无人听课了。郑文娟一边自顾自教学生怎么操作画图软件画小房子,一边想着自己好歹是正经名牌大学毕业的计算机工程师,但现在却混到这种地步。可能这辈子就这样了,摆弄着这些什么都不懂的小毛头,对牛弹琴……

她望着眼前的电脑,有些伤情。

可能是产后带来了一些情绪上的变化。郑文娟已经停止教学生用鼠标画小房子,开始做出一些超越常规的、不符合教学大纲的举动。反正是没人听,她干脆就讲自己爱讲的,缅怀一下自己逝去的青春。

“这节课给你们扩展一下吧。讲讲编程。”她敲敲桌子,学生稍微安静了下,又渐渐嗡嗡起来。

郑文娟有气无力对着扩音器讲:“计算机,离不开编程,而编程,需要用到计算机语言……C语言,是最基础的计算机语言……虽然现在看起来这种语言有些过时,但是,其实它才是底层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你们现在玩的贪吃蛇啊,扫雷啊,都可以用C语言做出来……”

教室里闹哄哄地。下边的小学生都在低声嘻嘻哈哈琢磨着怎么绕过老师的监管上网,或者是兴冲冲玩本机游戏,哪有人听她讲。

郑文娟继续讲自己的C语言。虽然受她控制的学生电脑已经没几个了,但她仍旧操作着电脑,教着怎么打开visul studio,又演示了一遍在黑色的页面上敲击代码,讲述着sum和count函数以及while语句的涵义,然后写了个最简单的从1加到100的编程方法……

她把这个代码写到身后的黑板上,又对着虚空出了个扩展题,是让写一个新的编程,求1到100之间所有奇数的和。

这个编程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到if函数进行判断,也有笨一点的方法。不过她统统懒得讲了。

反正又没人听,更没人去做。做了恐怕也卡在全角半角符号那关过不去了。

她把粉笔放下,宣布让学生用电脑自己练习。

然后她就坐在椅子上继续无聊地剪指甲了。

终于挨到了下课。这正好也是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小孩子们从教室鱼贯而出,像猴子一样叫着闹往外跑。郑文娟恹恹站起来,打算环视一下室内,没问题就收拾收拾关上门赶紧下班回家。

然后她就看见一个学生还待在位子上没走。

“放学了,该走了啊,要关门了。”郑文娟少气无力说了声。她认为这只是个贪玩电脑游戏的孩子。

那孩子——是个短发女生——坐在原位,转头看向她,却没走。

“我做出来了。”她说。

“什么?”

“1到100的奇数和,我做出来了。”

郑文娟这才意识到说的竟然是她说的奇数和代码。她带着几分惊讶走过去。

女孩让出位置,站在一旁,把屏幕展示给她。

郑文娟坐下,发现电脑上运行的代码,确确实实得出了那个应有的数字。

虽然没用if函数,用的是比较笨的。但是……

郑文娟惊讶转头。

身旁的女孩,背着手站在一旁,骄傲地昂着下巴,努力做出云淡风轻的模样。

却又忍不住偷偷瞥她,带点小得意。

像是在求表扬。

郑文娟看看电脑屏幕,又看看她。

“你之前学过编程?”她问。

“没有。”女孩还是骄傲地昂着下巴,“我模仿着黑板上的,自己写的。”

郑文娟又回过头盯着电脑屏幕。

然后她全身的血液都慢慢烫起来了。

那以后,郑文娟破了个例,每次放学后都会让这个女孩来微机室一小时。

她知道这个女孩叫程之遥。她教给她计算机语言。女孩的学习速度和领悟力令人吃惊。

郑文娟像整个人活过来一样,越来越激动,越来越充满热情。

“你应该学计算机!”她充满激情地说,“要学就得趁早!你太适合这个了!”

“还好吧。”女孩坐在电脑前,还是无比骄傲地昂着小脑袋,“我就是什么都会。不过,我还要上学,我妈妈爸爸应该不会让我学这个的。”

于是郑文娟来了一次家访。

冯秀芬和程木匠对于老师的来访进行了热情的接待。她们一家子对于老师这种知识分子总是格外敬重。

不过,在知道郑文娟只是微机课老师后,这份敬意消退了一些。

郑文娟微微有些窘迫。确实,听说过班主任家访,没听说过自己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副科老师来家访,师出无名啊。

郑文娟还是硬着头皮说明了来意。她表示计算机是未来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之遥是不可多得的有天赋的人。她想要教这孩子学计算机,想要把自己学过的所有都教给她!

冯秀芬反应冷淡。那时候网络会造成青少年上瘾的言论甚嚣尘上,网瘾少年的新闻屡见不鲜,身边更是经常听到初高中学生翻墙上网结果摔死的消息。互联网听起来就跟洪水猛兽一样。

那现在突然出现了个怪老师,还极力推销自家孩子学计算机。那不是把孩子往火坑推嘛!

冯秀芬委婉表示,自家孩子一直成绩很好,暂时不想做这些花里胡哨的事情。

郑文娟被客气而坚决地请出了门。第一次家访失败地落下帷幕。

但郑文娟没有放弃。

她再次提东西上了门,言辞恳切,苦口婆心地劝说,描绘着学计算机的光明图景。

还是铩羽而归。

郑文娟选择第三次登门。

冯秀芬已经开始明显表现出不耐烦了,也不想招待人,只自顾自地忙活着自己的事。

郑文娟跟着冯秀芬前前后后转来转去,说得嘴角都要起白沫了。

最后她说:“您不为孩子想想吗?咱们这里升学率这么低,如果学了计算机走竞赛,不但不影响文化课,升学又能多一重保障。这么好的苗子,如果学得好,以后还能保送进华海大学!”

华海大学?

冯秀芬剥豆子的手微微一顿。

虽说华海大学是她心目中的圣殿,她从孩子小时候就总把这个圣殿挂在嘴边念叨着。但她也知道,凭当地的条件,要考上那里,简直难如登天。村里好几年才有幸考上一个,概率奇低,考上了敲锣打鼓宣传得满世界都要知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