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盈君也就放心再回到江城,还是住在卫疆学校原来给安排的宿舍,方便她每天去江边的店里。
卫疆每天也定时给店开门通风散味。
杨津还是利用自己的人脉,给宋盈君介绍厨师。
他们三个人一闲下来,就是去不同的餐厅试菜,很快就把江城的港式餐厅都试完了,甚至连一些偏粤式港式菜的酒楼也都试了一遍。
杨津和卫疆都没什么感觉,但宋盈君已经心中有数了。
请厨师和服务员,都是会江城话的优先,最好能会点粤语,不会也没有关系,主要看工作能力。
应聘的人流水一样在宋盈君的店里进进出出,这条街做生意的人明面上不在意,但都在暗暗留心着,还派人去打听做的什么生意。
打听到回来说是做港式冰室的,都松了一口气——这条楼就是酒楼和咖啡馆和蛋糕店居多,港式冰室,这边还没人做。
他们主要是觉得,港式冰室嘛,都是做小生意的,他们做的酒楼是大生意。
咖啡馆么,都是坐办公室和香港生意人去得多,客源不太一样。
这港式冰室,他们有点看不起,是小家生意。
不过这样一生他们也就放心了,反正不会跟他们抢客,冰室能吃什么呢,能有他们热辣滚烫的饭菜好吃么,不能比的。
至于装修么,整体门面是木质的,招牌是白底红字,门框镶了点绿色的瓷砖。
里头的桌椅都是木桌,有木桌椅卡座,还在其他空间放着折叠桌子和电镀折叠椅,全都是木质边,绿色皮质的靠背和椅垫,地板是花砖。
顶上有带灯的古铜吊扇,墙上也有打木框的大菜单,菜单还是白底白字,还贴了些现在流水的香港明星歌星的海报。
这里有不少老板都是去过香港的,觉得跟香港的冰室还挺相似。
只不过他们还是觉得,跟自家的酒楼没法比,跟旁边好几间的咖啡馆嘛,也不是同一个类型的。
跟江城其他的冰室比嘛,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反正就是不构成威胁。
于是他们的担心就都消停了,只剩下好奇,好奇这家店选了这么个位置,到底能不能打破以前的店的“三个月亏本”、“半年倒闭”的魔咒。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服务员很容易找,就是厨师比较困难。
宋盈君试菜,主要试两样——炒牛河和丝袜奶茶。
其他的菠萝包倒还好,只要用料差不多,包面起酥的菠萝皮就能做好。
但炒牛河和丝袜奶茶,真的是要有点功夫才炒得出来。
最近杨晶莉和卫国到咖啡馆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杨晶莉一来就坐在落地窗边最角落的位置,她的店这个位置是个凸出去的半圆位,离宋盈君的店最近,一眼就能看到进出宋盈君的店都是些什么人。
卫国最近是每天中午,下午茶和晚饭时间都被拉来这里坐着,两人还打包了饭店的晚饭到他们店里坐着吃。
卫国表面不愿意,其实心里也好奇,他的这个弟弟和弟妹开的店,到底能不能搞出一个名堂来。
杨晶莉天天看着宋盈君进进出出,嘴里也没好话:“你弟弟这个老婆,那衣服套裙天天换,鞋子包包也是变着花样的搭,不知道的还以为开夜总会呢。”
卫国没把这放在心上:“你管她穿什么呢,我也不知道你在这里看什么,他们不是做冰室嘛,关我们什么事。”
杨晶莉哼了声:“冰室你以为就吃吃炒牛河和奶茶呀,她请人是要做这两道菜,可是正宗冰室是有咖啡的,还有菠萝包和法兰西多士,勉强算是西点了。”
卫国不以为然:“菠萝包算什么西点。”
杨晶莉显然不满意他这种反应,撇撇嘴:“反正到时如果她敢抢我生意,菜单上有蛋糕,我肯定会出手的。”
卫国觉得烦,拿起手里的报纸翻看:“随你……惠州那边的事还不够你操心的。”
杨晶莉一听,心情顿时又轻松起来:“有什么好操心的呀,那边很多香港做房地产的都涌进去了,我爸爸银行也给那边放了很多钱呢,迟点会更好!”
十月底,宋盈君终于请到了合心意的厨师,她的“幸运冰室”正式开始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