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盈君呢,说话客气,但也十分客气,谈不上多热情。
在场的其他老板,也都顾着往潘正平和孟晓华那桌看,之前跟她说是能聊上两句的,今儿一个都没拿正眼看她。
更让她意外的是,宋盈君居然不是因为沾卫疆的光认识潘正平和孟晓华,反而是宋盈君自己跟孟晓华很熟的样子!
她窝着一肚子的气,拉着卫国转身就离开了冰室。
等回到他们的咖啡馆,杨晶莉见卫国还很休闲地看报纸,就更来气了:“报纸有什么好看的!”
卫国一看就知道杨晶莉不是说报纸的事,他抖了抖报纸,说:“你看着吧,这阵热闹过去,她这店能撑多久。不是说她正式开业的活动做一个星期嘛,你看着,下个星期指不定就没什么人了。”
杨晶莉那肚子气顿时消了大半,但看到幸运冰室门口人头涌动,还是不甘心,深呼吸了好几个来回,最后咬着牙说:“我就看她能风光多久!”
宋盈君没把杨晶莉和卫国送花篮的事儿放心上。
对于其他人的想法,她从来不花时间过多揣测,毕竟这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事,时间留着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所以杨晶莉和卫国走了之后,她就没理会这事儿了。
开店装修添置各种餐室用品,进货请人,加上之前又跟卫疆一起给了别墅的首付,这两件大事,把宋盈君帐户上的钱几乎耗光。
卫疆的积蓄也见了底,他天天焦虑,四处在找门路,不停跟客户吃饭,忙得有时候来宋盈君店里等她打烊,人在卡座椅上就睡歪过去。
宋盈君倒还好,毕竟请了人,分工明确,她在店里只是因为店刚开,她还不放心,跟领班一起看着店而已。
她请的服务员也都很卖力,今年跟往年不一样,市里很多店都关店了,但是来找工作的外来务工不要太多,每天的火车站都是满满的带着行李来找工作的人,所以服务员们也都不敢偷懒,生怕自己随时被换走。
积蓄见底,宋盈君倒不害怕,她还有系统的奖励呢。
她现在在宿舍里也种点花花草草,钱不多,但每天浇浇水什么的,一天的菜钱就解决了。
再加上卫家涌村里的地,她每天都有收入,只不过钱在老家她房里的箱子里,她还没去取而已。
每天几乎是一千块左右浮动,宋盈君看着系统上的进账,十分心安。
所以她接到宋子君的电话说要捐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让宋子君大方捐。
宋子君倒是被她姐的大方给吓着了——
【姐,你也不问问是捐什么的?】
宋盈君这才问:“捐什么的?”
宋子君看着自己本子上记的那几个字,说——
【老师说国家刚刚成立了‘希望工程’,这个工程是帮助那些上不了学的小朋友的,组织我们捐款。】
宋盈君冷静了一点,问:“其他人都捐多少?”
【有捐两毛的,也有捐五毛的,也有人……说不打算捐的……】
卫家娣也挤到电话旁边——
【我们班不少女孩子家里都说不捐,说家里还不够钱买吃的,让别人给他们捐款还差不多。】
宋盈君这才彻底冷静下来。
也是,这个时候村里人大多还有不肯给自己孩子上初中的,就因为一学期要四十多五十块的学杂费。
所以说让他们捐款,有些人肯定是不肯出这个钱的。
宋盈君本来想着多捐点,但妹妹和家娣班里的情况这样,她不能让妹妹和卫家娣搞特殊,就让她们每人一块钱。
这个钱不算少,但也不是特别多,也算过得去了。
但宋盈君又私下找到唐校长,自己捐了五百块。
唐齐临和会计收到汇款已经是一个星期后,两人都震惊了——老师们也要捐,但这个时候老师的工资很低,一个月才十几块钱,他们最多也只是捐个两块钱。
唐齐临赶紧给宋盈君去电话说:“宋盈君同志,这得往县里报才行,感谢你对希望工程的支持!”
宋盈君正想说这事儿呢,电话里再三叮嘱——
【千万别,这个只是我的一点心意,千万别上报,我是认真的,我怕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你要是往上报,我就不捐了。】
唐齐临细想之下,觉得也是,答应了宋盈君不往上报。
但是他在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开师生大会的时候,还是强调感谢了宋盈君,没说具体金额,只说她也为希望工程做了极大的支持。
因为这个事,唐齐临又跑了趟江城,还带着他在江城的熟人去宋盈君店里吃饭,随便聚聚。
于是那天,想着自己正好自由了,终于又不用陪着杨晶莉去咖啡馆坐的卫国,又接到他老婆的电话。
杨晶莉在电话那头气急败坏地低吼——
【这个宋盈君怎么连咱们江城教育局的人都认识啊!还有,我刚看见咱们孩子学校的校长了!你赶紧过来咱们店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