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回到1988 > 第136章 第136章

第136章 第136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刚做出来的“中秋礼盒”样版整齐地码好在大圆桌——

礼盒外包装虽然不太一样,但里面大致相同。

一只独立包装的酥皮月饼。

一张“君”旋转餐厅的优惠券。

区别在于最后一样,茶餐厅的礼盒里头,是一支手掌大小的玻璃瓶奶茶。

旋转餐厅的礼盒,是一支同等大小的红酒。

宋盈君先是跟员工说一些节日安排,还有中秋加班那几天,她们有三倍当天工资的事儿,最后交代这次旋转餐厅的宣传。

“茶餐厅的客人,只要有消费至少一杯饮品的,就送一份茶餐厅的礼品,负责那桌的服务员要记住,按店长之前跟你们开会商定的话术宣传。”

“旋转餐厅这边也一样,但礼品是按每桌多少人就发放多少礼品,注意着客人的动向,客人差不多吃完,就把礼品按人数送到客人手边。”

旋转餐厅跟旅舍是“关联单位”,官方请了不少记者来做了报道,电视台也来了不少人,拍了剪彩和第一批客人进餐厅用餐的报道。

这个中秋活动,宋盈君还同步到向宁镇的小炒店和卫家涌的火锅店。

受了何信的启发,她在向宁镇和卫家涌的月饼,找的向宁镇镇上的食品厂合作。

做的是当地人喜欢吃的鲜肉月饼。

向宁镇的食品厂这时已经停了几条流水线了,效益不好,今年过年的时候就开始让员工自己“投钱”,厂里做年糕,让员工自己拿出去卖。

突然接到宋盈君订单,都高兴都不得了。

镇子上不少人又都从电视上看到了新闻,还看到宋盈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了向宁镇的食口厂 ,就更高兴了。

这时节,厂子眼看着不行,宋盈君能在电视上宣传一把,总归是多点希望的。

镇上的人就传开了,这几天的话题就绕不开这个。

这话就这么传到宋志国耳朵里去了。

“宋厂长!您教女儿有方啊!”

“您女儿真是个能人!”

“您女儿出息了还记着帮老家!是真真的有良心的!”

但宋志国并不知道,他这几天没看报纸。

他只是装淡定地跟人谦虚道关谢,心里直犯嘀咕。

向宁镇刚普及有线电视,但因为要收一笔几百块钱的费用,很多人还不愿意装。

宋志国就没装,伍美梅也赞成。

他们不缺安装费那点钱,但不想让人觉得他们有钱。

他俩对外一向都是“能吃苦”、“勉强过日子”,因为“不像别人有女儿帮衬”的艰苦形象。

在别人嘴里听上一句“你家盈君也太白眼狼了”,心里就特别舒坦。

所以宋志国这几天吃过晚饭在外头散步的时候,老是遇到赞宋盈君的,他心里不是滋味。

宋志国回到家就翻报纸。

伍美梅在旁边搓面团,絮絮地念着:“厨房的坞丝灯坏了,我只能搁这儿搓点面团,家耀说晚上看完电视回来要吃疙瘩汤。”

宋志国心不在焉地“嗯”了声。

宋家耀在准备进幼儿国小班的时候,宋志国和伍美梅就接回了绵纺厂住。

当然了,对外还是说是老家亲戚的孩子,挂的还是宋军的名义——

“他老婆死了,就生这个死的”。

“他得去江城打工照顾不了孩子,托我们照顾。”

“都是同姓的叔伯兄弟能帮就帮了”。

宋家耀的五官几乎跟伍美梅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一样,脸型头型又跟宋志国一样。

大家都知道怎么一回事,看破不说破罢了。

邻居六婶一家也知道,但是以前伍美梅怀着的时候去告都告不进去了,现在宋志国又成了厂长,他怕自家剩下的职工位置不保,只能吞了那口气。

所以宋家爱看电视,但宋志国还是觉得不能太招摇,不敢报装。

无论宋家耀怎么闹都没用,宋家耀就跑人家家里看。

人家有线电视收到的台更多,节目也更好看,家里的除了央视的能看,本市的电视台除了新闻就是药房的广千,要么就是静止播放平时停电或者停水的一张“紧急通知”配把女声念。

一点意思都没有!

他要看包青天!可家里的电视收不到,所以一到点,他就跑到别人家看。

宋志国和伍美梅见他没跑出厂宿舍,也就由得他,快到点吃饭睡觉了再喊回来。

刚刚宋志国出去散步,宋家耀搁下饭碗就跑人家家里去了。

伍美梅知道儿子肯定没饱,就按他的习惯把面团先搓上。

旁边的宋志国漫不经心地一边看着手里的报纸,一边去端暖瓶往开着盖的茶壶加水。

伍美梅拉住他:“干嘛呢,木塞都没拨,能倒出来吗你就倒!”

宋志国没作声,把报纸往伍美梅怀里一放,点点版面的标题,自顾自拨暖瓶木塞泡茶。

伍美梅一手的面粉不方便拿报纸,伸长了脖一看,心头突突的:“她怎么突然就这么有钱了?!”

宋志国吹了吹杯里水面的茶叶沫:“谁知道呢。”

“现在她在江城都开大酒店了!新闻上都说了,咱们省第一间旋转餐厅呢!”

“我刚才在外头也听别人说了,说是餐厅刚开业,上她店里吃饭的都有免费的月饼领。”

“嗬!咱们这几年一到过节就上她那儿送东西,在她面前夹着尾巴低头认错,她是一点儿也受啊!我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冷血的玩意儿!志国,咱们以后也别送东西去了!你看,她啥都没跟咱们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